

织密城市治理针脚 激活“内涵式发展”新动能
群众盼点@一“习”话
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创新城市治理,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习近平2024年2月1日至2日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一句话点评
城市治理的创新体现在“细针密缝”的具体实践,要将服务融入民生细微处,精准对接民众需求;要把高效管理机制织入城市肌理,保障城市运行顺畅便利。通过精细化治理,既优化城市功能,又激发城市发展潜力与内生动力。
公厕管理组组长 蒋月琴
公厕改造升级“大变样”,清洁、维护起来效率高多了,随时都能保持干干净净的环境。
饭店主厨 程龙
到点就有工作人员上门收运餐厨垃圾,比自己处理省心太多。
市城管局副局长 王唯
“品质岛城”建设更需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正以服务为基、柔性为要、协同为策,用精细服务织密治理针脚,为城市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能。
群众说出一“习”话——公厕“旧貌换新颜”,服务也要跟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用得舒心,自己手里的活儿都轻了不少。
“开学前这公厕一升级,送娃路过再也不用慌了!”家住文化新村的朱大姐指着小区旁刚改造完的公厕笑着说。眼下临近开学,社区里来往的家长孩子多了起来,这座升级后的公厕成了居民口中的“及时雨”。
改造从功能优化入手,直击群众高频诉求。针对开学后家长送学、学生活动等场景下的如厕需求激增问题,市环管中心重新规划布局,增加了女厕厕位数量;同步整合分散的出入口,将其统一设置于社区主干道旁,配合醒目的指引标识提升可达性。为保障全时段使用需求,公厕已实现24小时开放,并完成高德地图等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更新,市民可通过导航精准定位,有效解决了以往“找厕难”问题。
变化不光居民感受得到,公厕管理员蒋月琴更是打心眼儿里高兴。此次升级同步兼顾服务体验与管理效能提升,她告诉记者,她们的工作空间扩容近一倍,告别了此前狭窄的操作环境;新安装的智能除臭系统可自动感应异味并启动净化程序,“以前得时不时喷清洁剂,现在自动感应异味,一启动就没味儿了,维护起来省了不少事。”
公厕的升级更新秉承着“需求导向”的改造逻辑,将治理精度落实到群众日常生活的关键处。这种立足实际的民生改善举措,正持续织密城市公共服务的保障网络,为城市内涵式发展注入更具温度的民生动能。
群众说出一“习”话——现在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一到时间就主动把垃圾桶搬到指定位置,定时就有工作人员来收运,真是省心又方便。
随着餐厨垃圾收运车在祁家路安全停放,车辆稳稳停驻后,收运员迅速上前,通过“卡、提、倒、放”等一套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将一桶餐厨垃圾顺利倒入收运车罐内,整个收运流程高效又规范。
这一有序的收运场景,也让周边餐饮从业者切实受益。一私房菜馆主厨程龙告诉记者:“我们餐馆一直很重视垃圾分类,专门针对餐厨垃圾做了单独分类处理,就是为了配合收运工作。现在收运车每天定时定点来收运,平常每天能收走一桶左右的餐厨垃圾,客流量大的时候收运量还会更多。正是这种‘分类+定时收运’的配合,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店里后厨的整洁程度和卫生水平。”
今年是我市餐厨废弃物集中收运第6个年头,2022至2024年处置量从8689.22吨降至5116.06吨、同比降幅41%的数字背后,是治理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的深度跨越。市城管局跳出“方便管理”的惯性,为商家“量体裁衣”:对学校食堂守牢白天固定收运时段,对餐饮业态推行“分类收运制”,2024年4月更将餐饮店收运调至21:00至次日9:00,以“夜间收运、日间归位”的错峰模式,让餐厨垃圾桶少了白天暴露的杂乱,也让资源循环链更顺了肌理。
如今,我市餐厨垃圾处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收、运、管、处”一体化餐厨垃圾收运体系不断完善。这一针针“精准施策”,以“服务跟着需求走”的治理智慧,把“内涵式发展”的动能落在了资源高效利用的实处、落在了民生感受的细处。
实践落点对应群众盼点——从服务为先到柔性暖心,从协同攻坚到长效巩固,我市正以政府服务的“精细度”,织密城市治理的“针脚”,让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动能持续涌动,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在街巷深处悄然升温。
近年来,城市管理的笔触已愈发深入每条街巷肌理,精细化服务的价值也愈发凸显。
全员发力筑牢责任根基,是精细服务的“先手棋”。市城管局推行“路段+片区”双轨治理机制,严格执行日常“AB岗”、周三“全员制”、周五“组团式”的管理制度。机关干部下沉一线,每条路段设专职城管队员,构建起“定时、定人、定岗、定责”的管控体系。针对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私搭乱建等问题,通过全面摸底排查、路段精准攻坚的模式,开展篦街整治行动,集中攻克一批市容“硬骨头”,让主次干道“面子”与背街小巷“里子”同频焕新。
柔性执法传递城市温度,让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为给违法违规行为留足纠错期、宽限期,引导管理相对人自觉整改,市城管局优先采取说服教育、劝导规范等行政指导措施,积极推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融情理与法理于一体。同时实行行政执法“三书同达”机制:帮经营主体明晰信用合规要点、给出整改建议,引导企业关注信用评价,及时消除不良信用对贷款、投标的影响,实现政治、法律、社会效果统一。
协同联动凝聚治理合力,让服务从“单打独斗”变“抱团攻坚”。不断优化“组团”活动,加强与村(社区)、公安、市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接,建立高效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信息共享、资源共用;适当增加频次或错峰行动,通过实地踏勘、现场协调对症下药,对成效不佳的案例分析研判,及时调整策略提升质效。截至目前,今年已开展周五定期组团活动18次,敲定主题140个,解决各类问题100余个,用为民排忧的硬举措赢得百姓口碑。
“‘织密治理针脚’是城市管理的‘关键一招’,从品质升级、服务民生到柔性执法,精细化治理智慧正激活‘内涵式发展’新动能,也让城市在功能优化中添潜力,在民生温度里增活力,实现业态、品质的深层提升。”市城管局副局长王唯说。
□ 冷旭颖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