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侨乡视线
2025年09月12日

福鼎青年现身“九三”阅兵

黄毅

林江润

林维越

近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在这场庄严而盛大的活动中,来自福鼎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并见证了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时刻。

来自中国音乐学院22级声乐歌剧系的福鼎籍学生黄毅作为广场合唱团成员,参与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暖场演出。

据了解,广场合唱团由首都40所高校的3000人组成,黄毅与同学们一起演唱了《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抗战主题歌曲。为准备这次演出,黄毅和同学们牺牲了暑期休息时间,进行了数月的反复排练。

“每次排练基本都在室外,太阳比较大,常有同学体力不支。但看到军乐团在训练中,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良好的军人面貌,令我们深受鼓舞,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来。”黄毅说。

谈到排练的过程,黄毅感到自己仿佛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我当时的感受是激动、紧张、自豪!我们的歌唱从未像此刻这样充满热情,我们的歌声比任何时候都充满力量。”这次经历让黄毅深切体会到音乐的力量和集体的荣耀。“当四声部合唱在广场上空汇聚时,我忽然理解了老师常说的‘歌声里要有山河’,那不再是技巧的炫耀,而是十四亿人共同的心跳。”

“这段经历将成为我艺术道路上的永恒坐标。未来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出,我都会记得这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们用歌声托起五星红旗时,那种源于大地的、磅礴的美。这让我坚信:最崇高的艺术,永远是与祖国和人民同频共振的艺术。”黄毅郑重道。

与黄毅同样激动的,还有两位来自福鼎一中的优秀学子——2023届毕业生林江润与2022届毕业生林维越。他们分别以受阅官兵与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在天安门广场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印记。

林江润是海军徒步方队的一员。他所在的方队,正是此次阅兵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队伍。为呈现最佳受阅状态,他与战友们经历数月艰苦训练。汗水浸透军装是常态,磨破的皮鞋与晒黑的皮肤是“勋章”。

“九三”阅兵当天,在万众瞩目中,林江润以挺拔的姿态走过天安门广场。这一刻,他心里的激动难以言表。

据了解,这个从福鼎一中走出的“00后”,现就读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林江润本人在学业与科创领域也表现亮眼。他曾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A类)辽宁省一等奖,还和团队拿下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无人协同系统方向)、辽宁赛区选拔赛一等奖,在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中,斩获无人机挑战赛实物赛项二等奖。从阅兵场到学科、科创赛场,他用行动践行“国防有我、科技强军”。

“林江润在校期间就表现突出,意志坚定,目标明确。”他的高中班主任这样评价他。

作为青年志愿者的学生林维越,则是福鼎一中2022届毕业生,目前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今年,他作为一名观礼台志愿者,为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提供服务保障。

“我们在暖场环节和大家一起挥旗跟唱《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的歌曲,广场上的红旗连成一片,就好像一阵阵红色的浪潮,推动着我们奋勇向前。”林维越负责观礼台的秩序引导与氛围营造工作,从凌晨的集结到活动结束,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这份热忱,正是他高中时期“全面发展、积极向上”的延续。

在福鼎一中就读时,林维越就活跃于各类校园活动,不仅学业优异,还常参与志愿服务,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进入大学后,他延续这份初心:荣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团支部书记、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还在化学竞赛中屡获佳绩——他将家乡福鼎白茶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中探索创新,用专业能力为家乡特产赋能,在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中荣获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华北赛区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此次参与阅兵志愿服务,对林维越同学而言是一次“大思政课”,他在庄严盛大的仪式中感受着国家的磅礴力量,也在细微贴心的服务中体悟着青年的时代担当:“80年,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承载着过去,也启迪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我们这一代青年人,一定要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绚丽之花。”

□ 杜应影 何丽丽 福鼎一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