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5年09月13日

实措破解热线难题 68张工单架起民心桥

宿松融媒讯 “王大哥,您反映的那段烂泥路,今天就能铺上碎石子临时通行了!”清晨,千岭乡分管交通的党委委员肖宏俊踩着泥泞来到宿复线施工现场,对着电话那头的村民大声承诺。

自2025年6月以来,千岭乡全乡68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全部按时办结,平均办理时长从之前的70.73小时压缩到58小时,12件诉求因解决及时,被村民主动撤单,一张张工单变身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修路现场的“速度与温度”

“这路挖开半个月没动静,下雨天根本没法走!”宿复线和雷向线两条主干道同时施工,连续雨水天气让原本坑洼的路面更难通行,12345热线里的投诉电话接连不断。千岭乡党委副书记许唐友带着村干部赶到现场,蹲在路边向村民承诺道:“三天内修出临时便道,晴好天气24小时轮班赶工,尽快让大家走上平整路。”

随后的日子里,施工队成了“看天干活”的能手——清晨五点趁天晴抢铺水稳层,白天多台机器同时运行,傍晚村民收工后加班加点补缺口。如今走在施工路段,能看到临时便道上的防滑纹,路口有戴着红袖章的村干部指挥交通,大喇叭里循环播放着“道路颠簸,请您慢走”的提醒。

从“纸上方案”到“心窝服务”

“以前反映问题,总觉得是‘踢皮球’,现在打完电话当天就有人上门!”说起热线办理的变化,木梓村村民刘大爷最有发言权。作为五保户的他腿部疼痛多年,长期就诊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打了热线后,分管民政的党委委员袁洁带着便民服务中心人员和村干部当天下午就来他家了解情况,及时为其申报了临时救助。

这样的改变源于乡里新出台的《12345热线提升服务质效工作方案》。新任班子把热线办理当成“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亲自在工单上签字批办,要求“小事不过夜,大事三天有进展”。农业农村类诉求多,就让农技员跟着联村干部跑田埂;民生服务有疑问,为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便带着政策手册上门解释。现在的千岭乡,干部们口袋里常揣着两样东西:记满村民诉求的笔记本和写着办理时限的责任清单。

数据背后的“民生答卷”

翻开热线办理台账,一组数据格外亮眼——交通运输类25件诉求全部有了进展,民生服务类15件难题解决过半,农业农村类10件诉求带动3处农田水利设施升级。更让人欣慰的是,7月以来新增诉求中,咨询类占比从之前的4.4%上升到12%,投诉类占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12345不是‘投诉箱’,而是‘连心线’。”千岭乡党委书记叶南松常说,“我们都是千岭人,共同维护一个家,老百姓打热线,是信得过我们,如果我们敷衍了事,不解决实际问题,失去的将是宝贵的民心。”

(通讯员 胡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