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副刊
2025年09月13日

【散文】

岁月里的江畔诗行

◆胡贤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的缱绻,在我心中,远不及“绿坪夹岸同马堤”的深情。每次回老家,必定会途径同马大堤,望着车窗外飞驰而去的树木房屋,心底不禁泛起阵阵涟漪。

静卧于长江边的这段堤坝,据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我们的父辈肩挑手扛修筑起来的,是为了抵御不远处长江泛滥的洪水。此后岁岁年年,它如同被精心呵护的家园,在不断修缮中焕发新的生机。

记忆里每年至夏初涨水之际,堤坝上就会搭建一个个防汛的简易棚屋,好像一个个碉堡。家家户户都派出一个劳力,像忠诚的卫士般日夜轮流巡逻江堤,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和治理。每当有重大汛情,都有部队来此支援抗灾,每每他们离开,都受到了民众的夹道欢送,解放军为人民服务宗旨、军民鱼水情得到最好的诠释。还记得1998年长江中下游猛降特大暴雨,江水直逼同马大堤,水面的警戒线一升再升,险情频发。对面的九江出现了溃堤,而我们这段大堤却终是固若金汤,安然无恙。

守护一方平安的堤坝,承载年少的我太多太多的欢乐。童稚的心灵里,感觉那条堤坝好高啊,爬过它,都是很艰难的事,爬上坝面,奇妙世界便豁然开朗,远处的长江绝岛小孤山立即映入眼帘。正月初一,呼朋引伴沿着堤坝走向几里开外的小孤山,笑闹中,感觉一下子就来到了山脚下。

那时的堤坝,是大自然最不羁的画布。坝两旁的野草野花高低错落,像一群撒野的孩子肆意生长;坝面则是坑坑洼洼的泥土地,一到下雨,变得泥泞不堪。但,这一切并不妨碍成为我们孩童的乐园。

细雨中,放学的我们在坝上疯跑,拿起雨伞追打翩翩飞舞的蝴蝶,以致弄坏了雨伞,被母亲责骂也不在乎;雪后骑着自行车在白雪地里留下歪歪扭扭的车痕;抑或从坝面俯冲滑雪下来,既紧张又兴奋,摔得四仰八叉又爬起来倔强地重新来一次;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坐在坝外的小树林斑驳的光影里背着古诗,听虫鸣,拂清风,好不快活;去对面的林地里薅草、捡树枝、摘青菜,比起在其他地方的劳作,像是探险般别有一番趣味。

踏上工作岗位,童心未泯的我带着学生们去堤坝上放风筝、踢足球,欢乐的笑声直冲云霄。此时的坝面,已换成平整的水泥地,而坝外的树木也换上崭新的绿装。

光阴的故事在心间流转,现在的同马大堤美得像童话世界,低矮平房摇身变成气派洋房,屋前水泥路与堤坝并肩延伸,实现了“村村通”的美好愿景。而蜿蜒的同马大堤啊,依然是那么美,宛如把遥远的阿勒泰搬到了长江边,成为了网红打卡之地。只见坝面的灰色马路如长龙蜿蜒,两侧由专业的工人定期修剪的草坪葱葱郁郁,整整齐齐,仿若大自然铺展的绿绒毯。草坪延展的前方是如士兵般整齐排列的树木,迎风招展的树叶发出哗啦哗啦的歌声。夕阳的余晖里,三三两两结伴的人们在堤顶上慢慢的走着、谈笑着,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美画卷,此刻静谧的河坝也成为了人们心灵的疗愈师。漆黑的夜幕之下,堤坝上两旁依次亮起的盏盏明灯,如一条闪烁的光龙蜿蜒着伸向远方!

你,防洪的屏障,筑牢皖江安澜根基,守护万家灯火;你,诗意的画卷,承载松兹人文精神,托举幸福生活。我可爱的故乡,美丽的同马大堤,你是我心灵深处最温暖的牵挂,是我此生魂牵梦萦的诗与远方。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