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武进—吉林大学创新合作发展大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 朱梦琪)创新驱动合作,合作成就发展。昨天,2025武进—吉林大学创新合作发展大会在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召开。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国兴,区委书记沈东,区委常委、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徐俊参加活动。
校地携手,双向赋能。自2017年常州与吉大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以来,武进与吉大的合作愈发紧密,八载携手硕果累累:352名吉大毕业生在武进就业安居,威图流体等一批校友创业项目茁壮成长;2022年,吉林大学(常州)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武进,与腾龙股份等企业联合攻关技术难题40余个,产学研合作累计金额超千万元;今年4月,吉序生物落户西太湖,不仅填补了国内中大体形疾病动物模型市场的空白,更为武进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技术经理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摆渡人”,也是校企合作的“催化剂”。现场,举行了吉林大学成果转化职业技术经理人聘用仪式。吉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董传尧、汽车工程学院孙天骏、吉林大学常州校友会名誉会长王焱、技术转移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冰被聘为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
产学研用融合是打通创新与产业的关键纽带。现场,常州优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华达科捷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江苏靶标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和玛斯新材料技术研究(常州)有限公司等产学研项目签约落地。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超硬材料与高压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在多功能超硬材料研发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西太湖作为长三角新材料产业创新高地,已形成涵盖石墨烯、碳纤维、特种复合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多元化产业集群。
现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与吉林大学高压与超硬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签约,双方约定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科研优势与西太湖的产业生态优势,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西太湖高校联盟天使基金成立,后期将为高校成果在西太湖的转化应用注入核心“金”动能。
大会还发布了“技术创新”和“揭榜挂帅”需求。吉林大学专家团带来了23项最新、最前沿的待转化成果,相关技术涵盖常州市“1028”产业体系多个重要领域,包括高端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等。
当天,吉林大学科创飞地、吉林大学(武进)协同创新平台等一批标志性合作项目正式揭牌。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