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进国家高新区龚家社区:
“四车”并驱 服务直达“幸福工程”
本报讯 (记者 覃露露) 在武进国家高新区龚家社区,“幸福工程”不仅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民生品牌,更是一套精准服务市场主体的多元体系。今年以来,该社区创新推出“议事协商车、政务直通车、法律护航车、就业指导车”的“四车”机制,将服务窗口直接搬到企业“厂门口”,用主动、精准的“保姆式”服务,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赢得了园区企业的一致好评。
龚家社区地处于武进中心城区,呈现自然村和工业园厂房交织的混杂空间形态,辖区内有3家工业园,汇集纺织、家具、机械、轻工等企业80余家。
过去,企业遇到问题不知该找谁反映,社区也不了解企业需求,双方存在“信息差”。如今,“议事协商车”率先开路,社区干部和网格员主动下沉,定期走进厂区,以“拉家常”的方式召开现场议事会,听诉求、集建议、定方案。
“网格员经常来,我们提出的需求,社区都有回应。”园区一企业员工郭海健对社区的服务机制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今年,针对企业反映的厂房屋面漏水、厂区道路狭窄等痛点问题,社区迅速协调推进,很快完成了翻修和拓宽。
在“政务直通车”服务模式中,通过网格化管理,将工商、医保、社保等多项政务事项的帮办代办服务直接送达企业。网格员化身“跑腿员”,一次性收集材料,全程代办,真正实现了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干部跑腿”的转变,营造了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常在法律和用工问题上遇到难题。“法律护航车”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纠纷调解等服务,为企业稳健发展筑牢“防火墙”。“就业指导车”则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求职需求,搭建招聘信息发布平台,有效缓解了“招工难、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
“四车”机制并非各自为政,而是在社区“幸福工程”的总体规划下协同发力,形成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难题共解的联动机制。“今年年初,我们制定了社区‘幸福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把今年定为筑基攻坚年,‘四车’机制是三年行动计划在工业园区的重要实践。”龚家社区副主任姚雯表示,社区将持续优化机制,把社区治理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起“你发展、我服务”的共生共赢新格局。
此外,社区还同步推进“精品安置区”改造、“宜居自然村”提升等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涵盖老旧地下车库翻新、村容村貌整治、助餐食堂功能优化等内容,真正让“幸福号列车”同时开到“家门口”与“厂门口”,惠及居民和企业职工。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