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烘焙月光饼
张明亮 实验初级中学
在我们家乡,以前每逢中秋节,只有男孩准备结婚要去送节的人家以及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才舍得到副食品商店买月饼。其余的大部分人家,都是自己在家中烘焙一个有洗脸盆一般大小的饼来敬月光。并且约定俗成,把买来的叫着月饼,而自己做的则叫作月光饼。我家也是由母亲花上很长时间,好不容易才能烘烤出一个色香味俱佳的大月光饼。
中秋时节,正是稻谷金黄、大豆饱满、鱼虾满塘的季节。丰收的景象给人们带来好心情,这时候母亲的嘴角成天都挂着笑纹。虽然家里穷,但她总能把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特别是逢年过节,她更是在饮食上变着花样哄我们开心。对于中秋节烘焙月光饼这件事,她更是非常重视,因为除了给孩子们享用,还要敬月光女神,马虎不得的。
中秋节的早晨,母亲就着手准备了。她将面粉用温水和成软乎乎的面团,放上适量的酵母,再将揉好的面团放进用温开水洗过的面盆里,上面焐上一件棉衣。到了午后,掀开棉衣一看,嗬,面盆里的面团已经完全涨发开了!母亲又向面盆里投入适量的食碱水,再搅和一番,然后就开始烧锅准备烤月光饼了。
为了烘烤月光饼,母亲早就准备好了专用燃料。她说,煤炭火太刚,饼容易烤焦;稻草火太软,老要添草,太烦神。用玉米芯子最好,火刚柔适中,又耐烧。
母亲烘焙月光饼时,不肯让别人帮忙,说容易添乱,全是她一人围着灶台忙上忙下。她先将铁锅烧得有点热气,再刷上新榨的黄豆油,然后在月光饼的坯子上滚上新收获的芝麻,将其小心翼翼地放到锅里。接下来,到了最考验技术与耐心的时刻了。只见母亲一会儿向灶膛里加上一两个玉米芯子,一会儿又向锅里添加一点豆油。何时添柴,何时加油,全靠母亲的精准拿捏,急躁不得,懈怠不得,必须全神贯注。渐渐地,锅里的饼越涨越大,香味也开始飘出厨房,发散到屋外的空气中。我们小孩子看着母亲忙手忙脚却帮不上忙,只是在旁边馋得直咽口水。
等到母亲将锅里的月光饼翻过来,再继续烘焙时,时间已经悄悄过去了一个时辰。母亲虽然细汗沁满额头,但她仍然十分专注地、有条不紊地忙着。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已接近傍晚了,母亲辛劳了一下午的作品也隆重出锅了。看着搁在洗脸盆上的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的大月光饼,我们真想赶快切一点尝尝,但没有敬月光是不能吃的。
等到吃过晚饭,月光如水、凉风习习、纺织娘嘶鸣时,我家的敬月光仪式就开始了。父亲洗过手、整理好衣衫后,就在室外放上一张小桌子,上面摆上月光饼和新花生、新菱角、新柿子等,再摆上一碗清水,敬请月光女神尽情享用。
敬过月光后,我们全家人就幸福温馨地坐在一起享用母亲烘焙的月光饼了。
后来,我们长大了,陆续出去工作了,可每到中秋节,总会回家享用母亲烘焙的月光饼。弟弟外出打工,工作地点不定,我也离家很远,但我们就像是母亲放出去的信鸽一样,总会在母亲烘焙的月光饼的精准导航下,适时飞到母亲的身边。
手工烘焙月光饼,质量没有商店里卖的稳定。母亲也有失手的时候,她会为烘焙出有点焦或是有点黏有点酸的月光饼而内疚自责。然而,我们仍然吃得有滋有味,因为我们觉得,融进了母亲辛劳、汗水甚至心血的月光饼,是人世间最美的珍馐。
现在,母亲已过世多年,我只能在梦中回到母亲的身边,去品尝她做的香气氤氲的中秋月光饼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