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12:教海探航
2025年10月01日

蝴蝶酥的“魔力”

□ 洛阳中心小学 李英

一块蝴蝶酥,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个叫宏的孩子内心深处被遗忘的角落。那层层酥脆里裹着的,不仅是香甜的滋味,更是被看见、肯定的温暖,让这个总爱往地上躺、作业拖沓、脾气火爆的孩子,在短短一个下午,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蜕变。

初见宏时,他像一株缺乏阳光雨露的幼苗,矮小瘦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骨瘦如柴的四肢、总爱 “做戏” 般摔倒的姿态、藏满零食碎屑的书包,以及 “每天不惹事太阳就会西升东落” 的顽劣,都让人很难将他与“认真”“懂事” 联系起来。更令人心疼的是,他生长在特殊的家庭,父母的爱如同断线的风筝,缥缈难寻。缺爱的土壤里,他用调皮捣蛋掩饰内心的荒芜,用抗拒和懈怠回应世界的疏离。

改变的契机,始于那盒蝴蝶酥。当延时课上,专注学习的孩子们陆续收到我带来的蝴蝶酥这份甜蜜奖励时,宏的眼神里燃起了从未有过的光亮。他破天荒地快速完成了作业,经组长检查,有些字太潦草不过关。我让他重新写好,他真的照做了,因此得到了一块蝴蝶酥,他小声说了句“谢谢”,然后安静地读起了课外书。第一节下课,他还来跟我聊书中有趣的内容。那个总把“偷懒”当常态的孩子,竟有了这样的转变。

蝴蝶酥的“魔力”,不止于味蕾的满足。当延时课结束,宏认真扫完第四组地面,同学欣把仅剩的杏仁酥碎屑分享给他时,我问他:“你看,欣多无私!一共才剩一点点,我明明让她自己吃的,她却还跟你们分享,你就说她好不好吧!”宏说“好”,看上去发自内心。后来我看到卫生角箱子里的扫把被摆放得非常整齐,得知是宏做的,脱口而出:“真的是你放的吗?排得像列队的士兵一样,厉害!来,再奖一块蝴蝶酥给你!”他笑着过来,张开了嘴,那双眼睛乌亮乌亮的,很有神。此刻的奖励,早已超越了物质本身,是“你做得很好”的具象化表达。

该排队去候车点时,我问他:“你今天下午到现在的表现都很好,从来没有这么好过,令我刮目相看!是不是因为我的投喂?明天不给你吃了是不是就不愿意做好事情了?”他摇摇头。“老师为什么夸你?”“因为我做了好事。”“哪些好事?”“今天很快完成作业,还看课外书,没有影响别人。嗯——做操还很认真!”“看来我要给你加两颗星了!来,把这个蝴蝶酥也带回家吃吧!” 他高兴地抱在了怀里,又说:“谢谢李老师!”“得谢你自己,下次知道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了吗?”“知道了。”我故意对着其他孩子说,相信他会好好走路、遵守规则,其他孩子纷纷应和。我再次面向他:“你看,大家都相信你。这份信任是怎么来的啊?”“是我做了好事情。” 他羞涩地说。“对,是你用自己好的行为好的表现换来的!”

或许有人会说,物质奖励的效力终究短暂。但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细水长流的唤醒。蝴蝶酥的香甜,是让孩子尝到“做好事”的甜头,是为内驱力的种子浇上第一捧水。当宏清晰地说出“因为我做了好事所以被夸奖”,是非对错的认知已在他心中萌芽。

教育的真谛,往往藏在这样细微的瞬间里。它不必轰轰烈烈,或许只是一块蝴蝶酥的温度,一句真诚的肯定,一次被看见的感动。就像宏小心翼翼抱着最后一块蝴蝶酥离开教室时的笑容,那里面藏着的,是被点燃的希望,是愿意变好的勇气。而这,正是蝴蝶酥最珍贵的“魔力”——它让我们相信,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向善的种子,只要用爱与智慧浇灌,终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