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吃在福鼎
2025年10月01日

太极拔丝槟榔芋

在福鼎的街巷烟火里,藏着一代代手艺人用时光打磨的“绝技绝活”。他们以食材为纸、技艺为笔,将地域风情与匠心巧思揉进作品,让寻常滋味生出不寻常的生命力。福鼎的手艺人究竟准备了哪些“绝技绝活”?本期,便让我们以刘元建的烹调佳作《太极拔丝槟榔芋》为开篇,一窥这份藏在灶台间的“福鼎功夫”。

福鼎槟榔芋 资料图

当厨房的灶台化作太极道场,炒锅里的糖浆凝成丹田内气,一场跨越“武”与“食”的邂逅,便在注册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艺术家刘元建的手中缓铺展。

《太极拔丝槟榔芋》,是刘元建将在中国烹饪协会厨艺绝技绝活鉴定会上倾力演绎的菜品。近日,刘元建正在打磨表演的细节——

《太极拔丝槟榔芋》的菜品核心,是福鼎槟榔芋。此次参赛,刘元建将甄选最优质的福鼎槟榔芋,并向所有参会者推荐。

切开福鼎槟榔芋,乳白芋肉里嵌着紫红槟榔花纹。将切条后的福鼎槟榔芋进行预处理:提前拍粉,炸至金黄成熟,外壳脆硬,这是后续表演的基石。

鼓点骤起,氛围陡然收紧。刘元建走向灶台,点火、取锅、放糖,动作快准稳,却没丢了太极的圆活——每一次抬手都以腰为轴,画着柔和的弧线,仿佛不是在备料,而是在演练一套精简的太极拳。“炒糖如练功,火候即内功。”他的声音带着丹田气的沉稳,“拔丝方法分别有:水拔法、油拔法、水油混合拔法、干拔法、油炸糖浆法等,水油混合,是为阴阳调和;糖放入锅中,乃为核心守中。”

为何选水油混合拔丝法?“水拔法易掌握却糖丝易冷,且拔丝颜色黄中带白;油拔法拔出的丝色泽优良金黄,操作起来却难度较高。水油相济,才是出丝最佳路数。”刘元建手下不停,仍在介绍,“拔丝菜用绵白糖或白砂糖均可,但要出糖丝,绵白糖更妥。砂糖炒出的丝太脆,一拉就断。”他还细细道出水油糖的比例:150克绵白糖配5克色拉油、50克水,再滴两三滴白醋,不仅可以防止糖翻沙,还能让糖丝更长更细。

糖浆在刘元建手中慢慢变化。中火加热时,糖粒融化成液,水分蒸发间,浓度渐高,手勺搅动的力道也越来越沉。先是大泡翻滚,再是小泡细密,颜色从雪白染成金黄,直到浓度忽然由稠转稀,这意味着锅内温度在165℃到175℃,该关火了。

“起!”刘元建大喝一声,那声音里藏着太极发力时的吐气开声,紧接着他以太极中“揽雀尾”之势端起炒锅,在灶台这个“太极道场”上,演绎着刚柔并济的太极招式。

空灵的旋律重新漫开。预炸好的芋条被倒入糖浆,刘元建没有急着翻炒,而是以太极推手的姿势,用筷子在锅中缓缓揉拨。糖浆的余温还在,刘元建的动作更柔,仿佛在用“内力”催动食材流转。不多时,锅里的芋条已挂满了金黄的糖衣,泛着温润的光。

最惊艳的时刻终于到来。刘元建夹起一块芋条,扎稳马步,深吸一口气,手臂如“白鹤亮翅”般扬起——数米长的金丝瞬间划破空气,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野马分鬃”“蛟龙入海”……刘元建配合不同的太极招式,将力与美的展现演绎到极致。

拉好丝的芋条随即被浸入透明冰水盆,轻烟袅袅升起,糖丝瞬间凝固成晶莹的琉璃外壳。刘元建手持成品,以一个利落的太极收势定格:“冰火相济,外脆内粉糯,此乃功夫之道,亦是烹饪之妙。献给大家。”

当“武”与“食”的相拥,当“动”与“静”的对话,刘元建把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酿成了一帧帧难忘的画面,在厨师节的舞台上,留下了一段关于“和”的诗篇。

□ 王绮蓼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