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重要新闻
2025年10月13日

从“田间”到“指尖”

江阴AI智慧农业 绘就乡村新“丰”景

本文字数:610

本报讯(记者 奚雯霞 蒋利强 顾颖洁) 金秋十月,长泾镇蒲市村的稻田里稻穗饱满低垂,无人机穿梭巡检,农户轻点手机便能掌握农作物生长动态。这幅充满科技感的丰收图景,正是江阴以AI赋能现代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缩影。

“我们在稻田里装了20个传感器,手机上的APP能精准显示温度、湿度……哪块地温度高了会及时预警,就知道哪里该上水了。”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何梦超拿着手机向记者介绍。借助这一系统,农户可实时掌握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及大气风向、光照等关键数据,一旦数据异常,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提醒调整种植方案,实现农作物高效科学管理。

2021年起,蒲市村整合2000亩地块打造高标准农田,将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全流程:建设智慧灌溉系统实现按需精准供水,采用无人机巡检、喷洒农药提升作业效率。去年,该村120亩大米试验田在AI技术加持下,肥料使用量降低10%—15%,用水量节省20%,产量同比提升20%,真正实现从“看天吃饭”到“精准种植”的跨越,蒲市大米品牌也因此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智能平台上线3年来,通过数字化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管理更高效。我们还会汇总各阶段数据形成监测总结报告,为后续生产管理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何梦超说。

如今,在江阴,越来越多的乡村依托数字技术重构传统农业,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农产品培育与产业链发展深度融合。这场田间地头的“科技革命”,让农民既种得省心、收得安心,更为江阴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续动能,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化新图景。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