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博雅文学社九(9)班 刁静娴
指导老师 杨 倩
郑老师的保温杯是淡蓝色的,杯身印着“文学院毕业留念”,漆面已磨花了好几块。每次上课前,她总要拧开杯盖,轻轻吹三下杯口的热气。
记得初一开学,郑老师穿着一件白色T恤冲进教室,马尾辫差点扫到讲台上的粉笔盒。“我是你们的新手‘村NPC’。”她在黑板上写下名字时,手腕上的橡皮筋突然崩断,弹到了第一排同学的铅笔袋里。
郑老师的帆布包总是塞得鼓鼓囊囊。我帮忙抱作业本时,从包里掉出啃了一半的玉米,塑料袋上还沾着口红印。“早饭总要对付两口。”她弯腰捡玉米时,我瞥见包里露出半本《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书页间夹着卡通贴纸。
批作文是她的绝活。有一次,我抄了作文选的漂亮句子,发下来的本子上没有分数,只有一句:“这里的阳光是借来的。”墨迹被水杯漏出的茶水晕开,像是给这句话画了个圈。后来,我老老实实写自家阳台的太阳花,她倒是在“花瓣像打翻的蛋黄”下画了条波浪线。
教师节,同学们想凑钱给她买保温杯。她摆摆手,从包里掏出掉了皮的笔记本:“不如给我写句话?”本子每页都贴着学生写的纸条。我们传递本子写祝福时,发现她给每届学生都留了位置。传到我手里,露出一张便利贴,上面写着:“文字的温度不在修辞,而在真心。”蓝墨水被水汽晕开。
现在,每当路过初二办公室,总能看见郑老师对着电脑敲字的背影。阳光穿过蓝色保温杯升腾的热气,在玻璃窗上蒸出小片白雾。有天下雨,我听见她在走廊打电话:“妈,真不用寄厚被子,学生送我的暖手宝还没用完呢……”
昨天整理书包,从旧语文书里掉出半块陈皮。这才想起有次我咳嗽,她塞给我的那包陈皮丹。包装纸已经褪色,但“批改作业专用”几个圆珠笔写的字还清晰得很。我把陈皮放进新买的保温杯,热气升起来时,恍惚又看见她踮脚擦黑板,粉笔灰扑簌簌落在蓝色杯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