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神算”,是这样炼就的!

本报记者 李 彤 通讯员 朱跃建

清晨五点半,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六(1)班学生周洪沙的父亲就离开出租屋去工地干活了。在这个单亲家庭里,父亲靠打零工抚养周洪沙长大,他重视教育,虽然生活艰苦但仍尽己所能为儿子创造学习机会。周洪沙也没让父亲失望,凭借对数学的热爱和不懈努力,他在全市小学生珠心算比赛中斩获第一名。

从小,周洪沙就对数字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园时,他就喜欢摆弄数字卡片。进入小学后,他总是第一个完成数学作业,且准确率极高。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洪沙在学校的宣传栏里看到了珠心算社团的招生海报。那一串串神奇的数字和孩子们专注拨弄算珠的画面,瞬间吸引了他的目光。他主动找到老师,要求参加珠心算社团。

开启珠心算学习之旅后,每天放学,周洪沙便一头扎进珠心算社团,从最基础的算盘指法学起,他一遍遍地练习,手指被算珠磨得发红,也从不在意。周洪沙要记住大量的口诀,还要在脑海中构建出算盘的图像,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非常难,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数学的热爱,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为了提升自己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周洪沙在上学放学的路上,都在心里默默计算数字;课间时,他也会抓紧时间刻苦练习。努力没有白费,在学校的珠心算比赛中,他多次获得一等奖,成为了学校里的“珠心算小明星”。

在扬州市小学生珠心算比赛中,面对强大的对手,周洪沙仍然全神贯注,脑子里好似有一把算盘在飞快地拨动。随着一道道题目快速呈现,他在脑海中迅速运算,在答题纸上快速书写答案,最终,周洪沙以优异的成绩夺得了全市第一名。比赛结果公布的那一刻,周洪沙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这个荣誉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一直支持他的父亲和耐心教导他的老师,“学习珠心算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让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周洪沙获得2025年度《关心下一代周报》“冰凌花”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