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外国语学校七(10)班 孙凡茜
周末,舅舅带我去他工作的船厂参观。
一走进焊接车间,就能看见火星“滋滋”向外冒。工人们穿着被弧光烤褪色的厚厚的工作服,手持焊枪,躬身面对巨大的锚链。舅舅说,工作服被烧破洞,甚至脸被烤伤,眼睛被灼伤,都是常有的事。但工人们兢兢业业,保证了每道焊缝的焊接质量,确保了船体的强度和防漏性能。走出焊接车间,两艘巨轮并排停着。高大的船身旁是一队涂装女工,她们的工作服上沾着星星点点的油漆斑点,腰间环扣着安全绳,手里拎着一大桶油漆。在船身映衬下,她们的身躯显得格外娇小。乘着升降梯来到半空,女工们丝毫不惧,涂装着每一处细节,不让船体受海水侵蚀。
舅舅说,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的靖江造船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在滔滔江水之中,我仿佛看到了一艘艘“靖江制造”拔锚起航,劈波斩浪。
归途中,路过“东线第一帆”公园,渡江战役雕塑群赫然眼前:千帆竞发,战士奋力划桨,眼神如磐石般坚定;支前百姓推着独轮车,前倾的身躯与车上的粮袋重压融为一体……舅舅告诉我,当年,二十万大军从靖江飞渡长江,胜利既是战士们用热血浇灌,也是靖江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从渡江的帆影到今日船厂的弧光,靖江这片长江臂弯里的沙地,形成了“聚沙成洲,奋发超越”的精神,凝成了“人心齐,士弘毅,敢争先”的品格。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更当以奋进之姿,建设大美靖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