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雯
通讯员 夏永强 李媛媛

当皎洁的中秋月遇上炽热的中国红,今年的国庆与中秋以8天长假为画布,绘就了一幅“家国同庆”的壮丽图景。在这个双节叠加的假期里,不少同学在父母的带领下,打卡祖国壮丽山河、为家乡发展加油鼓劲,与亲人欢聚一堂……让家国情交织成最动人的旋律。
送祝福,国旗下齐唱国歌
这个小长假,对于扬州市育才小学五(1)班顾立衡来说特别难忘,因为他终于圆了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梦想。顾立衡从记事起,常听当过海军的外公给他讲红色故事:机智勇敢的小英雄雨来、铁骨铮铮的抗日英雄杨靖宇,都是他心中的榜样。前不久,看了天安门广场九三阅兵式的直播,让他对北京心驰神往,“我想亲眼见证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感受那份庄严与荣耀。”9月30日下午一放学,他就和爸爸妈妈提着行李箱直奔高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车程,夜里十二点多,他们一家人终于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在广场上等待六小时后,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顾立衡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不断攀升的那一抹红,与广场上素不相识的人们自发地高声齐唱国歌,“这一刻,我为自己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
看变迁,为家乡打call
规划路线、准备讲解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五(2)班李晨晓这个国庆过得特别丰富多彩。李晨晓的妈妈从事旅游工作,平时热心班级事务,经常组织同学们外出参观研学。在妈妈的影响下,李晨晓也当了一回义务小导游。10月1日当天,他带领同学们参观张纯如纪念馆,在馆里,他落落大方地为大家介绍张纯如的生平事迹,“张纯如阿姨用生命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我们不能忘记她!”走出纪念馆,他和小伙伴们沿着古淮河,徒步观光黄河故道风光带,“以前这里杂乱无章,如今沿岸不仅有樱花园、桂花树,还有数不清的高楼大厦。”李晨晓一路走一路自豪地介绍沿岸的新变化,“我们不仅要缅怀历史,还要珍惜当下,肩负起少先队员的责任,努力学习,长大后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学做菜,暖心陪伴家人
一块月饼承载的不仅是亲情,更是千年文明的延续。瞧,中秋节前几天,镇江市恒顺实验小学四(4)班张烁恒就忙碌起来了,和父母去超市采购了一大包长辈们爱吃的食品回到了老家溧阳。不仅如此,他还打算给家人一个惊喜——亲手制作中秋月饼。“爷爷平时在农村为我们种菜、养鸡,我也想为他做点事情。”打听到爷爷奶奶喜欢芝麻馅,太奶奶钟爱豆沙馅,张烁恒特意买好材料,上网查找月饼制作流程。中秋节那天,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揉面、炒馅料、压模……一块月饼制作好后,他赶紧拿给爷爷奶奶和太奶奶品尝,三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直夸他有孝心。“虽然成品不太好看,但这是我的心意。”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月饼,张烁恒感受到了浓浓的团圆氛围,“我要把这份温暖一直传承下去。”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个假期,是“小家”与“大国”的深情相拥。好家风,如同一盏明灯,爱国情,则是一股不竭的动力。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努力拼搏进取,肩负起家国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