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闻综合
2025年11月07日

从“心头愁”到“风景线”

顾山镇探索秸秆回收利用新路径

本文字数:998

在东岐村省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丰产方,秸秆捆整齐排列。


漍南村农田里,秸秆被农业机械打包成卷。


本报讯(记者 陶庆 通讯员 费尧) 秋风掠过顾山镇漍南村的田野,往日秋收后略显空旷的稻田,如今多了道让人眼前一亮的风景——一捆捆秸秆被精心捆扎成圆滚滚的形状,黄褐色的外皮层层包裹,远远望去,竟与甜品店售卖的瑞士卷有几分相似。村民们路过田间,总会笑着驻足,为这别致的秸秆捆起了个亲切的昵称“稻田里的瑞士卷”。这道“网红风景”的背后,藏着顾山镇破解秸秆处置难题、探索绿色农业发展的巧思与实践。

过去,秋收后的秸秆处置问题一直是农户的“心头愁”。大量秸秆堆在田间地头,不仅挤占了秋小麦的种植空间,还得耗费人力清理;若简单进行秸秆还田,未充分腐熟的秸秆会影响土壤透气性,导致小麦出芽率下降。随着秸秆禁烧政策全面推行,“烧不得、堆不下、用不好”的困境,让秸秆处置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拦路虎”。

面对难题,顾山镇漍南村村委会主动牵头破局。村委会工作人员逐户走访种田大户,详细统计每户的秸秆产量、堆放位置,摸清全村秸秆“家底”;积极对接顾山镇农村工作条线,邀请专业人士共同讨论,最终商定秸秆统一回收利用的新路径。相关企业组建了专业秸秆收储运队伍,配备专业打捆机、运输车等设备,将散落的水稻秸秆捡拾、压缩、捆扎,集中装运离场后进行颗粒压缩,将其作为生物燃料,为粮食烘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减少了传统能源依赖。“每亩可收储约750公斤秸秆,全村505亩土地总共收储379吨左右。”漍南村党总支书记陆振华介绍。同样的场景也在该镇东岐村省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丰产方上演。“今年我们共种植水稻938亩,预计亩产600公斤左右。镇里联系收储企业对部分大户的秸秆进行收储离田,既环保又高效,省去了我们不少麻烦。”该丰产方负责人陈学培介绍。随着部分地块收割完成,秋小麦的种植也将同步进行。往年因秸秆还田影响出芽率的难题,如今通过秸秆离田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今年顾山镇水稻种植面积达8400亩,完成秸秆离田3000亩。为确保秋收高效有序进行,顾山镇在全镇范围内积极推行秸秆统一回收利用。“我们提前1—2周巡查地块,精准掌握水稻成熟度,利用测产仪估算亩产,为农机调度和仓储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积极联系收储企业对种田大户的秸秆进行收储离田。”顾山镇农村工作条线负责人介绍。一套完整的闭环流程,实现了“取之于农、用之于农、还之于农”的资源循环,让曾经的“烦恼”真正变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