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感恩短信背后的故事
严卫斌 东桥小学教育集团东方巴黎城校区

教师节的清晨,手机屏幕闪烁,张同学妈妈的感恩短信映入眼帘:“感恩两个孩子都能遇见您,感恩这份遇见,感谢有您。”张妈妈的大儿子刚升入初中,小儿子这学期在我任教班级。这条短信,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三年前的往事清晰浮现。
那时,任教四年级的一位数学老师中途离职,学校师资紧张,好不容易请来一位退休老教师临时补缺。可第二天一早,几十名家长气势汹汹地围堵在学校门口,扬言若不安排合适老师,就不让学校正常运转。值班老师苦口婆心地解释、劝说,不仅没能平息家长的怒火,反而让他们更加愤怒。
面对这一棘手的情况,为了安抚家长情绪,深入了解他们情绪背后的真正需求,从而更好地化解矛盾,我找到领头的张妈妈。我诚恳地告诉她,这样闹下去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而且过激的行为还会损害他们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同时,建议他们挑选代表到学校协商。一番商量后,张妈妈等10名家长代表随我走进会议室。
在会议室里,我不急不躁,不怒不争,只是静静地倾听着家长的抱怨与发泄。待他们情绪稍微缓和后,我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向他们讲述学校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同时将教导处针对此事制定的一系列跟进措施,逐一清晰地讲给他们听。然而,家长们依旧放心不下,竟一致要求同轨年级的陈老师来教这个班。直到这时,我才明白,这才是他们此次来校的真正目的。
当时,陈老师身兼数职,不仅担任教科室主任、年级组长,还任教另一个班的数学,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量已然相当繁重。当我向家长们说明这一情况后,他们却纷纷拍着胸脯表示,只要陈老师能给孩子们上课,作业批改等事宜他们家长愿意负责。这让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时不知所措。从内心来讲,我理解家长们的心愿,他们的要求也并非不合理,而且陈老师任教确实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随即,我与陈老师进行了沟通。陈老师听闻情况后,展现出顾全大局的胸怀,毫不犹豫地爽快答应:“行,我来教,我一定尽力把孩子们教好,让家长放心。”陈老师的这个态度,让家长们的态度瞬间就变了,从愤怒变成了感激和配合,纷纷表示一定会督促孩子,及时协助老师检查作业。后来,我跟随这个班的孩子度过了两年时光。毕业典礼上,张妈妈真诚地表达了对学校、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在情景剧《最后一节课》表演时,不少同学都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领悟到,协调能力是管理者必备的重要素质,是智慧与艺术的体现。真正的协调,不是回避矛盾,而是深入挖掘问题核心,满足各方关键诉求。就像这次,正是洞察到家长对优质教学的渴望,才为陈老师的临危受命搭建起信任的桥梁。而陈老师与家长以心换心的承诺,让责任与信任在彼此间架起桥梁,紧密相连。
在校园管理的漫漫长路中,我们需以赤诚之心为灯,照亮前行方向;以智慧为杖,化解种种难题。每一次面对矛盾的耐心倾听、每一次协调各方的殚精竭虑,最终都会凝聚成师生间、家校间珍贵的情谊与信任。这不仅是教育管理的意义所在,更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