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多彩校园
2025年11月18日

集市里的童话:一位乡村园长的育人手记

李如进 梅垛幼儿园

 

作为一所乡村幼儿园的园长,每天清晨我都会到幼儿园门口迎接孩子们入园。而来得最早的大多是阿杰(化名)小朋友,他经常穿一件褪了色、后面满是汗迹的T恤,背着一条搭扣松开未系牢的双肩书包,鞋侧面和裤脚上粘着的草屑还没脱落。

夏天的雨总是来得让人措手不及。一天早上,阿杰缩着肩膀走进幼儿园,发梢淌着雨水,裤脚上的菜籽壳时不时掉落。奶奶举着半个湿淋淋的菜篮跟了进来:“昨天视频的时候,他妈说今年暑假不回来了,孩子哭到半夜……”阿杰低着头拽着衣角,我蹲下身子时,刺鼻的蒜和泥土味冲过来。它们是集市的味道,是无数留守孩子的味道。

这份味道触动了我,为什么不将集市化为课堂呢?我把这个设想告诉了老师们,大家顿时议论纷纷:“园长,菜市场那么乱,磕碰了怎么办?”反对声接踵而至。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带领几个老师,在集市里考察起来。肉案上噼啪作响的声音,裁缝店里花花绿绿的碎布条,修鞋匠点上了梅花模样的烙铁印……每一种冷暖,每一丝气韵,都是教育的主题。

当阿杰第一次站在奶奶的菜摊前自豪地说“这是上海青,要选叶片亮的”时,他的眼神犹如晨曦穿过树缝一样明净闪烁,给我带来想要继续这份凝结着冷暖的力量。“集市课堂”推进起来难度大,我们在消解家长们的焦虑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告诉他们孩子穿着不能太鲜艳,要和摊位拉开一定的距离;菜贩要准备好一些迷你竹篮子方便孩子们自己去称重等。

记得第一次带着孩子去集市,阿杰奶奶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园长,真的可以吗?”我没有马上回答她,只是指着正在分辨着不同品种辣椒的阿杰。只见阿杰看得很认真,比我的一万个解释都更有说服力。

冬至那天,集市上最有人气的爆米花师傅老周来给我们做加工。阿杰奶奶送来了自家种的玉米,还有一把大米。一群孩子围成半圆,像稻草人一样蹲下来。压力表的水柱不断上升,引得人心都跟着颤动。老周大嗓门叫唤:“要响咯——”阿杰下意识地捂住耳朵的同时又不由自主张开手指缝偷看,“砰”的一声巨响,屋顶麻雀掠起,金黄的爆米花像瀑布一样从爆米花机里流淌下来。一时间,孩子们欢呼雀跃,那兴奋的心情全部洋溢在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

“我们现在把《课程故事》2.0版也带给大家,这是我爷爷亲手绘制的《会讲话的白菜》。”阿杰认真地介绍着。现在他已经成为我们导读小组的“小小讲解员”。他会在老师或奶奶的协助下定期带领弟弟妹妹们参观“豆花坊”。另外,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像阿杰奶奶这样的摊主都加入了我们幼儿园的“家长志愿者队”,用他们带有乡音的普通话讲述着食品从泥土到餐桌,服装从布料到衣服,器具从原料变为成品的过程,这种场景本身就是最为生动的“育人活教材”。

那天,活动结束后,暮色下的集市慢慢散去。阿杰拉着奶奶的手回家,忽然又转过身,递给我一块糖果。“园长,这是我用爆米花换来的!”只见他边说边在原地快活地跳起来。我不禁回想起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这片充斥着人间烟火气息的大地之上,正是我们用集市将这座爱的小桥搭建成型。它连接着孩子与大人,既让孩子们有机会触摸到生活本真的一面,也使这个成人世界的教育回归到本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