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过冬日台风,赴碗热饭
11月的福建,居然还有台风。
这几天,台风“凤凰”以热带风暴登陆台湾屏东县。和夏季台风的狂风大作有所不同,冬季的台风挟持着冷空气,给城市带来了降雨和降温。阴冷潮湿的天气伴着淅淅沥沥的冬雨,让晨起的人们窝在暖和的家里不想出门。但上班上学日很难从容享受雨天时光,只得拖家带口顶着湿漉漉出门忙活完一天。在没有太阳的日子,从早学习工作到了晚上,真的太容易心气不足了,平日里那股子被太阳晒的积极向上的劲头儿也被雨给浇熄了。
这个时候真的很需要一碗白米饭,一碗种子质量高的鲜煮白米饭下肚,心胸顿时开阔,心情也顿时开朗起来。真的很神奇,感觉一碗干净的米饭就像一轮太阳,吃进身体里什么烦恼都会烟消云散,什么问题也能毅然放下,一下子人的能量就上升了一大层级。从小就喜欢吃白米饭,我喜欢看着一锅的米饭亲亲热热地挤在一起,一打开盖子,米饭升腾的白色雾气,夹杂着米饭独有的香气,是记忆中最温暖的符号。
以前的大家庭煮大锅饭,锅气和饭气都很足,而现在小家庭都使用小电饭煲,用量杯小心翼翼地量上一点,米量少,自然米气也不足,那样少的米能够提供给人的能量也少。所以我很喜欢去快炒店打一碗米气十足的白米饭,淋上一点寿司酱油,再来一勺自己熬煮的猪油,再进行充分的融合搅拌,一碗对我来说全世界最美味的食物就准备好了。
我特别喜欢这种简单的食物,越简单的食物,对人体的耗散越少,消化系统的负担也最少。而且食物越简单,人越能呈现少欲的状态,这使我能够更有耐心充分咀嚼米饭,每一口米饭我至少会咀嚼50下,如果更有耐心一点,我还能咀嚼到100下。伴随着充分地咀嚼,就能吃到谷物最简单的味道,温润朴实的滋味在味蕾上的那丝舒展,形成了质朴的香。
除了我以外,家里最喜欢吃白米饭的还有其他两位儿童,他们也是米饭的“死忠粉”。我女儿10岁,放学回家白米饭可以吃2-3碗(正常饭碗),儿子在幼儿园如果遇上不爱吃的菜,饭也是一定会吃完的。所以家人常常会亲昵地嘲笑我们仨:前世肯定是干农活儿的。
大米源自水稻,水稻这种植物长在泥里和水里,性质平和,作为中国的主食,尤其适合补益心气。有一段时间,因为网络上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我们总喜欢称它为“碳水化合物”,也有很多的所谓专家称它是毫无营养的糖,说这样的食物怎么也不能被称为“高能量的食物”。但长期的实践确实证明:大米的确能把人从负面情绪的泥沼中脱离,把我推向高能量。所以我真不喜欢称它为“碳水化合物”,我喜欢叫它大米饭,我最亲亲的大米饭。有朋友状态不好,我也会跟她说:“去吃碗大米饭,你就能好很多。”
记得有一年在福州,因为要赶动车,和朋友在拥堵的北站迎风狂奔,等到上气不接下气地到站抵达,人已然累得不行。回程的路上,我给朋友编辑了信息,问:“累坏了吧!”朋友回了一句:“到家后的一碗白米饭就能治愈一切。”这个十年前的回复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当这条信息从信号的那一端回复过来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了朋友到家时,家人在一盏昏黄温暖的吊灯下,为她盛好了一碗白米饭,还有一堆关切的问候。家人就是那碗白米饭,稀松平常的爱意与温情,不显山不露水,但却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疗好所有风吹过的伤。
所以,好好吃饭吧,吃饱了饭,在社会上,才能真正安心,毫无顾虑,全然投入地发挥自己身而为人的光和热。
□ 林莹莹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