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传媒教育品牌 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
江阴小记者项目荣获省一等奖
□李婷







近日,江苏省报业协会小记者工作2025年度优秀创新案例名单正式公布。江阴市融媒体中心江阴小记者项目荣获省一等奖。这也是江阴小记者项目连续三年荣获省一等奖。
“实践+口语+写作”:
打造江阴小记者全链条闭环教育新模式
2020年6月30日,在江阴市教育局、江阴市融媒体中心的共同指导下,江阴少年传媒学院正式成立,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媒介素质教育,用鲜活事例和媒体的独特视角向少年儿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成立以来,利用市融媒体中心专业媒体资源,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口语表达能力培训等形式,在江阴地区培养了5000多名江阴小记者,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2025年,江阴少年传媒学院继续履行职责使命,在全市招募热爱学习,关心社会,有一定文字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小学生成为江阴小记者,通过“江阴小记者实践班”“江阴小记者口语班”“江阴小记者写作班”的形式普及新闻知识,培养党媒“后备军”,为江阴教育助力。
一、江阴小记者实践班
2025年,江阴小记者实践班围绕“家乡巨变、科普探索、环境环保、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等主题,每周末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高质量校外实践活动。同时每月持续开展江阴小记者志愿团活动,坚持将公益进行到底。
江阴是徐霞客的故乡,为鼓励江阴小记者传承游圣精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25江阴小记者实践班策划推出“江阴小记者·行走中国”研学游系列活动,设置每月主题研学、小长假特色研学、夏(冬)令营三大板块,通过不同主题和活动的内容,带领小记者们走出江阴,感受各地的自然美景和丰富文化。
二、江阴小记者口语班
江阴小记者口语班口语传播课程由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授课,借助媒体自身媒介优势为少儿口语能力展示提供平台,内容展示均由市融媒体中心专业团队进行摄制、采编,为口语传播项目提供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报道和展示。通过专业、权威、可靠、系统的教学体系和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在江阴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少年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工程,为江阴学子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以口语传播项目为抓手,江阴小记者口语班延伸开展了“新少年·星主播”江阴校园主持人;增设影视表演班,拍摄了《画蛇添足》《萌探小队》《霞客·梦》等短剧,全方位打造具有融媒特色的口语传播培训项目。
三、江阴小记者写作班
2024年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在江苏省报业协会小记者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江阴市融媒体中心与江阴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了江阴小记者写作大赛,江阴少年传媒学院担任承办单位。大赛致力于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提升写作能力,激发表达热情。活动面向全市三至六年级小学生,初赛以线上投稿形式开展,累计收到作品2000余篇。经专业评审遴选,600名优秀选手晋级决赛,参与现场写作。写作大赛不仅为全市小学生搭建了展示写作才华的舞台,也有效推动了写作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借助写作大赛的契机,江阴少年传媒学院于2025年创办江阴小记者写作班。课程采用“作文与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聚焦系统性、实用性与创新性,帮助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拓展思维、夯实表达。写作班不仅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更强调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勇于表达。
目前,江阴少年传媒学院以“江阴小记者实践班”“江阴小记者口语班”“江阴小记者写作班”为依托,构建了一个从写到说到看的全链条闭环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小记者的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践活动,项目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未来,江阴少年传媒学院江阴小记者项目将继续优化全链条闭环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培养小记者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能力,为江阴市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同时,项目将继续探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青少年。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