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07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凤凰家
2016年07月19日

沈氏家训

修身崇德,诗书传家,教书育人,泽润乡邻。

阅读量:4656    本文字数:1340

王立  陈滢

 

世居濮院的沈氏家族,对于濮院的文化贡献,可谓功莫大焉。

沈廷瑞(1712—1787),字东瑜,晚号东畬。生活在清康乾年间的沈廷瑞自幼失去父亲,幸赖母亲守节抚孤,教诲启迪、严加管教沈廷瑞兄弟三人,使他们遵循礼法,从不逾越。

尽管沈廷瑞幼而好学,但是因为家失顶梁柱,生活贫困,小小年纪只能弃学拜师,学做生意。沈廷瑞从小十分懂事守礼,每天早出晚归,必告慈母,且与兄弟相亲,终生如一日。沈廷瑞一边学生意,一边坚持自学,熟读经史,善诗文,且精于围棋、勾股(数学)。

沈廷瑞品性严谨、为人方正,兢兢业业帮助东家打理生意。由于家庭负担重,沈家生活清贫,一身布衣。后来,这家商号业务兴隆,年利盈万,东家就以厚金酬谢沈廷瑞,按当今的说法是,年终考核时给予业绩突出者重奖。岂料,他坚持不受,说:“我衣食已足,老板不要再厚赠我,以免使我滋生贪婪之心。”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沈廷瑞的举动显然感动了东家,东家更加信任重用沈廷瑞了。沈廷瑞年老时因患痰疾,退职归家,潜心著述,有《东畬杂记》《静契轩诗稿》,卒于七十六岁。沈廷瑞所著的《东畬杂记》,所记皆为濮院昔时风土人文、遗闻轶事,以随笔形式记载濮院历史。

沈廷瑞之子沈悦亭执掌家业后,从仓前街卜居坝底头。沈涛(1800年11月—1854年6月),号苇汀。父亲沈悦亭在姑苏开了家商铺,专营濮院所产的绢帛,生意日益兴隆,无法分身。作为长子的沈涛十六岁那年退了学,到苏州帮助父亲料理生意。过了三年,沈悦亭觉得长此以往会耽误沈涛的前途,便令他就学攻读。沈涛回到濮院后,投师吴瀛门下,好学不倦,二十二岁补博士弟子员。不料,父亲沈悦亭突然身故,而苏州的生意不可放弃,因为这是沈家生活的来源。无奈,沈涛又辍学前往苏州,经理绢业。

其后,沈氏一族代代有人才出。沈梓(1830—1885),字桑与,号北山,又号梦蛟,晚号退庵居士。沈梓生平好读诗书,谨言慎行,典型的书生本色。清咸丰十一年(1861),由县府选贡为国子监生员,称为“拔贡”。

清咸丰年间,庚申之乱祸及濮院时,沈梓正在新塍望族高家坐馆教学。咸丰十年(1860)七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三年(1864)七月二十日,在这将近四年的时间里,濮院成为长毛(太平军)的世界。由于老百姓对于太平军的极端恐惧,往往闻风而逃之避难。当时,沈梓频繁地往返于新塍与濮院之间,新塍是他的谋生之地,濮院有他日夜牵挂的家庭。从咸丰十年二月十二日惊闻太平军攻入浙江门户——湖州长兴县的泗安镇开始,沈梓撰写《避寇日记》,把所见所闻如实记录下来。正是通过他的《避寇日记》,今天的我们可以栩栩如生地感知当时濮院经历的浩劫之痛。

在这苦难的咸同年间,除了战乱兵祸外,瘟疫与霍乱袭击了江南。沈梓的《避寇日记》,因时世所迫,只是随手所记,宣纸、土纸相杂,且大小不一。这一张张纸片,真实地记录了庚申之乱中濮院的惨烈境况,是一部让人无法忘却的苦难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沈梓之子沈访磻于1950年把这部珍贵的太平天囯史料《避寇日记》捐献给了嘉兴图书馆,成为嘉兴图书馆的镇馆之宝。1963年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太平天囯史料丛编简辑》,收录了沈梓的《避寇日记》,从而使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沈梓的儿子沈访磻是个藏书家,饱读诗书,民国时期夏辛铭编纂《濮院志》时,沈访磻参与了编写工作,其中“列女”卷即出自他的手笔。

沈氏一门文脉相传,星光灿烂,照耀了濮院历史文化的天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