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3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精品阅读
2019年03月04日

白居易与宿州

□ 许桂林

白居易,字乐天,生于郑州新郑。自幼聪慧,五六岁学作诗,九岁熟悉声韵。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父白季庚因劝徐州刺史李洧脱离叛藩羁绊有功,由彭城令擢升为徐州别驾,并兼任徐泗观察判官;再者,白居易族六兄时任符离主簿,因而白季庚便在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将家室迁于所辖符离县城东毓村(今宿州市埇桥区古符离东菜园村)定居,此时,白居易十一岁。符离,是个清幽恬静的小城,比起秀丽的江南,这里别有一番宜人的情趣。尤其是小城附近的陴湖,夏季一到,湖岸青草离离,湖中碧波粼粼,白鸥翩翩,这为聪慧的少年白居易提供了艺术萌芽的沃壤。符离东菜园,在唐代叫毓村。毓村有个东林草堂,白居易在此寓居22年,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度过了“昼课赋,夜课书,不遑寝息矣。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苦读生涯,也经历了影响他一生的苦甜交融的初恋。以至后来,白居易功成名就之后,每每提及宿州符离,都以“故居”、“故园”相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妇孺皆知的千古名句,就是白居易在宿州符离时写就的。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十八岁的白居易游学长安,带着自己的诗作去见著作郞顾况。顾况见他年纪轻轻,便指着他的名“居易”二字调侃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是,当他翻阅白居易的诗稿,读到歌咏宿州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时,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洋溢的少年才华,令顾况惊异,当即拍案叫绝道:“有句如此,居易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苦读、游学、考取功名、步入仕途,是父亲的庭训,也是士大夫“学而优则仕”的人生正常出路。符离东林草堂22年的苦读期间,白居易也经历了乡试、州试、拔萃科考等人生大考,为他日后步入仕途,打下了基础。

故土难忘,在白居易数千首诗歌中,故园符离的生活,被他一次又一次地低吟慢唱,《重到毓村宅有感》《西原晚望》《汴河路有感》《自余杭归宿淮口作》《隋堤柳》……这些诗作,都是白居易怀想符离的名篇。“张贾兄弟同里巷,乘间数数来相访;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记述诗人与符离乡亲的邻里之谊;“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了时代荒乱、家庭不幸带给他的沧桑之感;“马瘦衣裳破,别家已三年”,“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这是诗人游学求仕遭遇挫折后,表达的倦鸟归林之情;“二百年来汴河路,露草荒烟朝复暮。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描述了诗人兀立宿州古汴隋堤时的绵绵幽思;“且倾斗酒慰羁愁,重话符离问旧游。北巷邻居几家去,东林旧院何人住?”则是诗人对东林书屋那段苦读生活的回顾和眷恋。

(许桂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文集《两个世界之间》《往事迷茫》《永远的记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