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3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3年03月28日

我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去年以来,全力放大生态效益,构建绿色发展生态屏障,改善生态环境,让修水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生态立县:打造美丽江西修水样板

□/文 朱修林

 

常态长效抓保护 全力保住绿色存量

 

3月13日,县林业局野保站工作人员和修水森林公安民警驱车至县城郊区山场,将太阳升镇余先生拾得的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雄性白鹇放归大自然。去年以来,我县扎实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开展候鸟保护专项行动、“清风行动”等专项行动,开展水鸟调查,调查监测到水鸟2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20只。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宣传活动,共计救护、救助、放生国家级保护动物15只,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只。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及时召开全县森林防火动员大会,适时部署全县森林防火工作;做好森林防火宣传,针对清明、五一、中元节、国庆节期间祭祖违法用火的严峻形势,突出抓好重要防火时期的突击宣传,让广大市民学习了解林火预防及处置等知识,活动期间,向广大群众发放森林防火知识宣传资料共2万余份,发放防火宣传小礼品2万余份,印制《禁火令》15万份,接受现场咨询500余人次。对各乡镇森林防火责任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完成1500余亩,生物林带47166千米森林防火阻隔带建设。全力抓好有害生物防治,健全乡村测报网点,落实了39个基层监测点和39名基层兼职测报员,明确了职责和奖惩措施。采取多种手段对油茶炭疽病、松梢螟以及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等常发性害虫进行监测调查,对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开展专项普查工作,对美国白蛾成虫开展性诱监测虫情,对草原有害生物、外来有害生物开展普查工作;去年共办理木材出县调运检疫1209.42立方米。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96067亩,防治面积17万余亩次,无公害防治率96%以上。

 

多措并举管源头 坚持严控绿色减量

 

去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动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林长制各项决策部署在修水落地生根,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各乡镇均及时召开乡、村级林长会议,研究部署年度林长制工作,截至目前,县级林长巡林120余次,乡镇级、村级林长开展常态化巡林,县级林长协助责任区域解决问题30余起。在中秋、国庆假期等重要时节发布总林长令,持续推动林长主动协调解决林业资源保护发展问题。创新完善“林长+检察长”“林长+基地”等工作机制。加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完成图斑核查工作,组织全县涉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梳理自2020年以来的林木采伐申报材料1000余份、行政案件300余件。加强林地使用管理,守住保护红线。我县实施的190.9771万亩天然林全部上图落界矢量化,上图入库面积194.6万亩,形成固定小班号、天保关键字与协议面积相对应的天保数据库档案;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区的整合优化,部分调出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业权、集中人工商品林、村庄、城镇建成区、基本农田等,化解了长期困扰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现实矛盾,优化了自然保护区边界;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油岭南方红豆杉县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南方红豆杉县级自然保护区、黄龙县级自然保护区等添加了界碑界桩和宣传牌,得到较好的宣传保护。

 

城乡绿化优环境 扎实提升绿色总量

 

3月6日上午,全县领导干部来到大洋洲湿地公园,栽下80棵樱花树和20棵桂花树,为春意融融的公园再添一片新绿,倡导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新风尚,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去年以来,全县调运苗木250万余株,完成造林1.879万亩,占下达任务的187.9%。500亩以上油茶基地有3个,100亩以上油茶基地有10个,栽植湿地松、枫香、杉树等生态林200亩以上基地有14个。去年以来,全县完成退化林修复任务1.5万亩,涉及26个乡镇,栽植树种以枫香、木荷、檫木、山乌桕、无患子等乡土阔叶树为主。结合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去年春季以来,重点区域开展森林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的主要是修河岸线、山漫线,以及漫江乡、征村乡、四都镇、何市镇、杭口镇的乡村振兴点。全县完成“四化”造林1000余亩,补植补造1700亩。扎实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全县1652株古树名木均落实保护责任人,并签订保护协议书;完成对全县古树名木死亡和濒危株的全面排查。

 

多管齐下促发展 有效激活绿色能量

 

“我和我老婆都在基地种药材,一天两人能挣300元,在家门口就业,还能照顾屋里,蛮好。”在村里药材基地忙碌的复原乡双港村村民黄汉文对记者说道。我县做好产业基地建设及整改,巩固脱贫攻坚林业衔接乡村振兴项目156个,衔接资金1248.79万元,有效推进“五园绿色”国家农业现代化产业示范区工作。全县534万亩林地,土壤、气候不仅适合种植油茶和茶叶,也非常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申请注册“修水青钱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向全县林农主推青钱柳、石菖蒲、黄精、白芨、金银花和枳壳等中药材品种种植,下发《关于印发修水县2021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扶持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全县乡村振兴中药材种植基地32个,新扩面积6409亩,其中林下种植面积2516亩,带动300余户脱贫户共增收130万元以上。与江西省林科院合作成立黄精种植科研基地,在复原乡双港村种植1000亩黄精。积极做好林业资源投融资服务,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建设,争取群众“只需跑一次”。重点培育江西宁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西静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复原思雅蜂蜜专业合作社、何市樟坑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向种植油茶、茶叶、南方红豆杉、林下养殖等产业提供林地经营权流转服务,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做好建设项目占用林地报批工作,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精心开展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及时下发公益林补偿补助,先后发放2021年公益林补偿补助资金4375.3437万元,发放2022年生态护林员管护劳务工资1443万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