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09月28日

旅游搭台 文化唱戏

我区文旅融合更添别样精彩

阅读数:3543  

本报记者 黄洁 通讯员 唐玉庭

古城墙遗址鸟瞰图

7月25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我区签订淮安文化旅游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斥资20亿元,共同开发我区文化旅游产业;7月28日,“西游逐梦 路在脚下”全媒新闻行动在吴承恩故居激情启动;9月18日,位于河下古镇的千年古刹闻思寺举行藏经楼奠基典礼……

今年以来,我区策应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赋予这座古城以更多灵性及发展维度。1-8月,我区共接待游客421.59万人次,同比增长14.5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92亿元,同比增长7.47%。住宿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9.1%;餐饮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3.5%。

让旅游更有味

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

开国总理在这里诞生,《西游记》在这里著成,12名翰林、123名举人从这里走出,江淮流域古文化从这里发源。“如何让这些文化资源‘活’起来”成为区委区政府近年来思索与探索的课题之一。

今年初,区委、区政府提出实施“文化+”行动计划,策应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整体 推进伟人故里景区提档升级,努力打造华东旅游目的地城市。2月28日下午召开的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徐子佳指出,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大运河文化、西游记文化、淮扬菜文化、生态休闲文化等资源禀赋,拓展提升红色旅游、古镇旅游、官衙文化、生态休闲等特色文化旅游板块,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

如今,岁至深秋,走进河下古镇北入口的大戏台上,现代戏《美哉古镇》正在上演,自由灵动的淮剧唱腔伴着丝竹胡琴的优美旋律,引得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再往里走,一条长不过千米的石板街上,聚集了岳家茶馓、李记纸扎、效娲泥艺等20多位非遗传承人,他们的“绝活”让来往游客赞不绝口。

深挖文化内涵做火旅游,河下古镇景区尝到了“文化+”行动的甜头。这样的场景同样出现在其它景区 。

“桃花垠畔学总理,爱国勤学好儿郎。”中秋假期,周恩来纪念馆迎来了十多批前来研学旅游的学生。来自江阴一所小学的带队老师说:“周恩来纪念馆开展的‘周恩来班精英修学团’等一系列宣教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因此,我们的首场研学旅游活动就选在了这里。”自8月下旬,周恩来纪念馆入选江苏省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以来,前来我区红色景区研学旅游的学生数量迅速上升。

在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淮安府署,游客们被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所吸引,在一个个历史典故中,自警自励、荡涤心灵。在漕运博物馆,中外游客依次穿过“漕运历史”、漕运渊源”“中国现代水系图”“千年载运”“运河枢纽”等展厅,领略2500年的漕运风云,体验漕运文化的丰富内涵。

据了解,我区近期还将陆续完成青莲岗文化遗址前期考古发掘工作,秦焕故居、王遂良故居、蝴蝶厅等古民居修缮工作,完成老西门大街历史街区和庆城门遗址保护方案编制等工作,以文化之美为旅游添力。

让文化“活”起来

旅游为文化资源创造市场需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跨界融合,不是拉郎配,而是从供给要素入手,将历史文化活化,促进消费升级。

因此,我区文旅产业开发注重文化创意与自然融合,与历史对话,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增强景区吸引力,同时促进文化传承、文化价值提升、推动文化资源保护,并对周边产业发展产生效益辐射。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引入“全城旅游”“旅游+”等新文化创意,以萧湖为核心,将全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布局,统筹伟人故里、古镇湖滨、运河观光等多板块融合,改变人文类旅游产品单一格局。

目前,以河下萧湖为中心,投入超过100亿元,规划区域2.5平方公里的全城大旅游框架已拉开:向东拓展至周恩来纪念馆桃花根、向北至河下古镇承恩坊、向南至淮安府衙与勺湖连片、向西跨运河至城西干道,30多个项目撑起我区文旅产业的一片天。

伟人故里板块,深度打造周恩来故里5A级旅游景区,实施恩来故里文化景观工程,营造周恩来故乡氛围和漕运古都的历史风韵,结合驸马巷等老街改造与业态提升,建成古城“一街三巷”新景区。

古镇湖滨板块,推进河下古镇和萧湖景区开发,竣工开放城河街状元府第、影视基地、古镇客栈,开工建设地藏殿、老街客栈、道教养生园等,年底将形成河下老街旅游专题线路;建成萧湖状元阁等古典园林以及高120米苏北最大规模的音乐喷泉,配套建成文博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年底开放第一期萧湖西园林和国内首个状元府第文化景区。

休闲度假板块,重点开发河西盐晶堡项目,利用淮安丰富的地下岩盐资源,打造一座占地700多亩的盐晶堡水上乐园、盐温泉度假村,建成国内首家最大规模的盐主题旅游度假区。目前已完成规划方案,正在推进拆迁扫尾,预计10月底前进场,明年底核心乐园场馆建成。

运河观光板块,重点实施里运河文化长廊慢行系统、韩侯桥、御码头游船码头,形成连接淮安市主城区和古城区的旅游动线。

让5A金字招牌更闪亮

让淮安区文旅品牌嵌入游客记忆

淮安古城,就是一个大景区。

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市场;而站在区委区政府的角度看,抓住文化旅游,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一直以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仅是区委区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也是我区街头巷尾,群众热议的话题之一。为了让我区的文化旅游产品立得住、打得响,真正嵌入到每一位来淮游客的记忆中,区委区政府花费的心思可不少。

建立了书记、区长亲自主抓、常务副区长直接分管的高位推进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区级层面上的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文旅工作和项目建设,规划、住建、国土、城资、文广新、旅游等部门协同攻坚,形成了全区上下支持文旅发展高位推进的高压态势。

以抓工业招商的力度和模式抓旅游招商,专门制订文化旅游招商优惠政策,引来了全国综合排名第一的园林上市企业——棕榈股份,已敲定投入50亿元实施盐晶堡旅游度假区项目;全国综合排名靠前的文化 传媒集团——新华报业集团,已敲定投入20亿元实施淮安区创意文化产业项目。河下古镇城河街、湖嘴大街、估衣街等重点区域,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引进了一大批时尚旅游业态进驻。一个“政府投资、激活民资、招商引资”的文化旅游业多元投入机制正在形成。

组建由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参与的秩序管理大队,建立了景区网格化全时段管理体系,从旅游交通、游览服务、旅游安全、旅游卫生、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八个方面进行管理。

整合宣传推介资源,突破传统宣传模式,在《今日中国》杂志推出了河下古镇专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了《慢城河下》,近期在网络媒体开展了状元府第LoGO(商标)及宣传语征集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期还在筹划萧湖开园活动,通过平台宣传、网络宣传、活动宣传,智慧旅游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使淮安区文化旅游更热更火。

7月27日召开的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按照全域旅游理念,扬文化之帆,铸旅游之魂,将淮安区建成华东地区旅游目的地。可以预见,随着淮安即将进入“高铁时代”,淮安区的文化旅游也将乘上科学跨越发展的“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