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12月16日

我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阅读数:4328  

12月13日,我区召开淮城、河下、城东街道成立大会,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翻开了崭新一页,就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中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有关问题,记者专访了区相关部门负责人。

问:我区"撤乡镇设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经省政府、市政府批准,我区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淮城镇、城东乡,设立淮城、河下、城东三个街道,以原淮城镇的勺湖、瞻岱、楼东、鱼市、六珠、城南、环城、梅园、府学、漕运、夹城、新城12个居委会和运东、城南、路东、闸口、闸北、下关6个村委会区域为淮城街道行政区域,淮城街道办事处临时驻城西北路29号;以原淮城镇的河下、城郊、板闸3个居委会和公园、螺蛳街、紫藤树、河北、新路、渔源、玉兰、乌纱、夹河、华亭、穿运、镇海12个村委会区域以及原城东乡的站前新村、红桥2个村委会区域为河下街道行政区域,河下街道办事处临时驻盐署路88号;以原城东乡的童嘴、罗伶、徐刘、赵徐、楚东、黄土桥、张巷、高港、南窑9个村委会区域为城东街道行政区域,城东街道办事处临时驻华西路22号。

淮城街道行政区域面积23.3平方公里,人口14.8万人,管理12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河下街道行政区域面积24.6平方公里,人口11.14万人,管理3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城东街道行政区域面积29.6平方公里,人口4.47万人,管理9个村委会。

问:为什么进行此次行政区划调整?

:2011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撤销县级市和市辖区政府驻地镇,设立街道办事处。2012年,省政府召开"全省县级市和市辖区政府驻地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地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撤销驻地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工作列入近期重点任务。

原淮城镇、城东乡自建制以来,一直是全区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原有的城区发展空间、产业发展状况、区域功能形态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 适应,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区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此,区委、区政府审时 度势、立足长远作出区划调整的重大战略决策,得到了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认可支持,为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核心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带来了重大机遇。

问:此次行政区划调整,为我区发展带来哪些利好?

:实施这次区划调整,是全区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提升城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快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核心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一是有利于抢抓发展机遇,为"打造核心区"提供支撑。从外部环境看,我区面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在周边叠加以及省委提出南京要辐射带动淮安发展等机遇利好;从内部形势看,市委对我们提出"主城区、古城区、核心区"的目标定位,我区正在逐步走向全市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但目前城区发展现状和我们的目标定位还不相匹配,通过区划调整有利于形成"精准发展、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城市格局,有利于内部资源挖掘、品牌特色创建,有利于与周边区域在产业发展、设施建设、资源交流等方面进行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良性互动,促进各类优质资源要素更多更快地集聚。二是有利于改善群众生活,为"小康高水平"夯实基础。当前我区已全面进入"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决胜阶段,实现市委对我们提出的"要适当提前一点"的要求,就必须全方位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区划调整,既有利于充分运用好行政资源,精细管理财力和物力,更好规划、建设、发展城市公共服务;也有利于缩小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水平,更大限度地向群众惠及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就业、社保等政策,从而更好地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更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利民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三是有利于凝聚发展力量,为"苏北进十强"增强后劲。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原来乡镇在空间资源、发展要素等方面的发展瓶颈、资源约束日益凸显,发展优势、功能作用日渐弱化。推动区划调整有利于打破资源、体制束缚,各自走出一条个性化、特色化的错位发展道路。促进区域内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高效流动,激发内生活力,重现城区的发展集聚力和带动力。

问:此次区划调整后新设立的三个街道为什么以"淮城"、"河下"、"城东"命名?

答:在地名论证过程中,群众对沿用"淮城"、"城东"以及启用"河下"作为街道名呼声最高,并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淮城镇为历史名镇,从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设置临淮郡,辖射阳县,县治在淮城镇"开始,淮城镇一直是州、府、路、县的治所,"淮城"这一地名具有丰富而悠久的文化内涵;城东乡由1962年设立的城东公社改置而来,在党和政府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下,城东整体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当地社会经济跨越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地群众对"城东"这一地名产生了强烈的归宿感,沿用"城东"为街道名称凸显当地群众民意;而"河下古镇"人文荟萃,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明清两代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以"河下"作为街道名,有利于河下古镇的开发与保护,彰显淮安历史文化,发展淮安旅游事业。

问:我区"撤乡镇设街道"区划调整经过了哪些程序?

答:近年来,我区根据省、市相关指示,多次开展了以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调研和论证。2013年,区委、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就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进行了前期调研论证,形成了"撤乡镇设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初步方案。2015年,我区在初步方案基础上,多次分级召集淮城镇和城东乡各类型人员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风险评估会、地名论证会、情况通报会等,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并对区划调整方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期间,多次邀请省民政厅到我区就区划调整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论证,省民政厅和市民政局对我区方案给予充分肯定。我区"撤乡镇设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在分别履行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等决策程序,并在区人大常委会备案。

由于我区区划调整工作论证充分、方案科学,广泛听取民意、组织推进有序,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今年1月,省政府下发《省政府关于调整淮安市淮安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16〕6号)。2月,市政府下发《市政府关于调整淮安区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淮政发〔2016〕15号),同意我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问:街道办事处成立后如何保持政务服务衔接?

答: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区划调整后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政务有效运转,区委区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对应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七组,分别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机构改革工作组、行政区划调整组、财政经济工作组、宣传引导组、舆情处置组、综合处置组、督查考核组。领导小组及下设一办七组负责街道办事处成立初期各项工作的协调和服务工作,既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保证各项工作衔接到位。二是定期会办落实。我们将建立周二、周五的每周两次会办落实制度,对运转初期各项工作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会办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责任到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全力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过渡。三是提高服务水平。街道办事处的成立,对于我们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工作水平和能力,都将是一个检验,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与时俱进,着力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让群众满意,让基层满意。具体措施是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强化职能和业务培训,强化工作效能考核,以"三个强化"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