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3月18日

“一切在于干,干出新天地”系列报道之二

善于创新干

阅读数:2479  

1月25日,区委书记徐子佳为8支招商先锋队授旗。新成立的8个“招商先锋队”,就是招商引资的“突击队”,肩负着引进一批龙头项目、高端项目、特色项目的重任,突出装备制造、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项目,突出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城市功能性、社会事业性等重大服务业项目,突出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支撑项目。组建“招商先锋队”,是今年区委、区政府坚持项目为王的创新举措之一;

2月16日,市发改委发布《淮安市“十三五”时期对接重大战略规划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井神盐化盐穴储气库水平井造腔新技术研发及先导试验工程被列为创新平台项目首位;

3月1日,我区实施简易注销,解决企业“退出难”,同时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网上申请等措施,营造低成本、高绩效的客商环境和政务环境;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把改革作为推进发展制胜法宝,让改革创新成为加快全区发展第一动力。”创新实干,已深深融入我区的发展"血液"之中,在一系列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蹄疾步稳、鼓点强劲,推动着我区一路向前。

创新驱动,干出发展“加速度”

去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16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榜上有名,实现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历史性的突破。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创新”。

区委、区政府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淮安区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赶超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区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挂钩帮扶50强企业的意见》等政策。在创新政策驱动下,我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户,仁寿药业创成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共创人造草坪被认定为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23.1%以上。

“鼓励引导企业以打造百年企业的战略眼光重视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着重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配置创新资源,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工艺和技术,加强产品开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2月初的全区工业大会上,区委书记徐子佳再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年初以来,我区筛选出了符合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趋势的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173亿元,工业项目7个,总投资5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1.4亿元,有力地催生了发展“加速度”。

“党员干部要做开拓创新的先锋,做改革发展的闯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奋力拼搏,‘杀’出一条科学跨越发展的新路子。”不只是口号,而是实干:

淮城街道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健达纺织、星航手套、润发饲料等3个年售销超亿元的骨干企业,在大中小企业中推行“互联网+”行动计划,形成年网销3-5亿元的电商产业集群,实施润淮针纺织园技改升级工程,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运行质态。

区科技局加快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培育“孵化器+加速器”创新服务体系;施河镇举办2017成功人士创业创新论坛,营造“双创”氛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实干,全盘皆活。今年,我区计划实施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红色文创产业园等省市重大项目24个。健全项目“六个一”推进机制,确保签约落户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力争投资20亿元的镁基电池、22.6亿元的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早签约、早落户;投资5亿元的中央厨房二期、投资11亿元的新兴移山物流装备制造等超亿元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全年完成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竣工玖珑汇商业广场、捷群电子等亿元以上项目20个。

与此同时,今年我区还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结构,建立科技与创新成果与实体产业、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的无缝对接,并采取“产业+项目+人才‘的模式,力争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市“淮上英才‘等高层次人才15人,培育高技能人才800人以上。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井神盐化创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比例达35%以上。加强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单位合作,实现专利申请量2200件、授权量158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520件。推进质量强区和商标品牌建设,创建省名牌产品2件、省著名商标3件。

深化改革,整合增减"提效能"

“以前,厂房投资、立项、环评这些环节,没一年两年跑不下来。现在只要按要求提供材料,不到两个月,手续就可以办妥了。”日前,江苏共创人造草坪有限公司常务副总严锡祥为我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点赞。

“凡是能够通过信息查询得知的材料,我只需要提供一份就可以。过去取得正常生产许可证之前,要有立项报告、环评,才能办理营业证照等相关手续,需要小半年时间,现在1个多月就办好了。”年初,我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做法为新亚玻璃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抢得了市场先机,公司产品持续热销。

今年以来,我区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注重运用创新的理念、改革的举措,从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加快速度补短板,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汇聚更多的发展合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以提升经济发展质效为核心,保持项目有效投入力度,在调整中淘汰落后产能、扩大优质先进产能。去年,我区结合“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关停未达标冶炼企业13家;尝试征收安置、棚户区改造、土地城乡挂钩与商品房去库存相结合,销售商品房97.7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去化期由年初的16.85个月降至10.25个月;大力开展非法集资防范和互联网金融风险排查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降至1.45%。今年,我区要实施提质增效项目50个,其中置换劣质项目20个、盘活低效企业30家,盘活存量土地不少于500亩。20个计划置换的工业项目中,目前正在协议置换的5个,已在法院处置拍卖的3个,已经停产的3个,停建的5个,空闲的4个。

行政管理改革持续深入。深化简政放权,严格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去年,我区行政权力清单上网运行,推行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缩短至60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机构正式成立,"两证合一"全面推开。今年,我区将稳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和压缩办事环节;促进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两单融合”,建立投资建设项目“四联合”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

投融资体系不断优化。我区通过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竞相跟进”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动创新与资本聚变融合、裂变爆发。去年我区直接融资取得突破,在全市县区首家发行企业债和收益票据,超60亿元的棚改项目获得江苏银行、农发行信贷支持。今年初,全区金融工作开局良好,2月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461.98亿元,比年初增加58.55亿元,同比增长27.65%;各项贷款余额290.24亿元,比年初增加14.59亿元,同比增长24.15%。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出台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实施意见,推进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来区设点,健全“政银企保”四方合作机制,创成省级融资担保风险分担试点区。

农业农村改革有序开展。1月19日,2016年度省级农产品“创牌立信”示范单位发布会公布101家企业(基地)为2016年度省级农产品“创牌立信”示范单位,我区怡园果蔬合作社、圣玉米业有限公司名列其中。今年,我区将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探索“两权”抵押贷款。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增100亩以上规模土地流转6万亩、家庭农场200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6个、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6个,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户以上。

转型升级,激发产业“新潜能”

实现两大目标、推进科学跨越发展,最缺的是有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主体。“我们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催生新兴产业崛起,推动重点产业集聚,为‘转型出关’奠定更加坚实产业基础。”区委书记徐子佳说,今年,我区将突出重点关键,精准拼搏发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突破,让我区由追赶型地区向引领型地区迈进。

——担起实干责任,壮大主导产业。把握国家储气、储油战略机遇,利用地下岩盐资源,加快推进总投资75亿元的井神盐碱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盐化工产业,力争实现开票销售50亿元;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强推与台正集团合作,加快日恒电子、库博汽配等项目竣工投产,力争机械电子产业实现开票销售32亿元;积极创建省级教学具检测检验中心,增强行业标准制定话语权,加快盛达、兴特教学设备竣工投产,力争教育装备产业实现开票销售25亿元;鼓励海螺水泥、建华建材等企业加快技改扩能、产业升级,推动汇能新型墙材等项目竣工投产,力争新材料产业实现开票销售15.5亿元;深化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加快推进赢合科技项目开工建设,中电建15MW光伏发电等项目竣工,力争新能源产业实现开票销售12.5亿元。推动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拉长产业链条,延伸下游产品,力争分别实现开票销售105亿元、35亿元。

——弘扬实干作风,扶强骨干企业。健全领导挂钩帮扶机制,持续开展"百企帮扶"活动,定期座谈会商企业发展,着力发挥产业引导资金作用,加快筹建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鼓励井神盐化、共创草坪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品牌创建,支持双环齿轮、施塔德电梯、贝特里弗等制造业项目新上智能设备,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产品质量优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全力培植一批企业“小巨人”、产品“单打冠军”。力争50强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50亿元、入库税收7.8亿元。加大企业挂牌上市激励力度,重点推进惠民交通完成上市股改,加快乔扬数控转板上市步伐,外婆家食品实现新三板挂牌。

——坚守实干底线,主攻低效项目。以“一区四园”为重点,继续开展项目质效提升行动,积极引导低质效项目采取技改、置换、清退、破产、重组等手段,分类分步、有序有力优化存量土地、厂房等生产要素,增加土地投资强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提升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倒逼50个低质效项目提质增效、差别化发展,进一步充实“三个口袋”,实现用工收入、企业利润有效增长和项目亩均开票销售、入库税收“倍增工程”。

(联合采访组 季 文 杨文龙 赵日超 于行行 王晓冲 本篇执笔  于行行  策划 梁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