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13日

有一种奉献叫坚守

——记漕运镇姚庄村党总支书记解兆玉

阅读数:1049  

本报记者 杨文龙 通讯员 赵寿金

屈指算来,解兆玉担任漕运镇姚庄村村干部已近40个年头。40载岁月匆匆,在历史长河中如白驹过隙;40载岁月悠悠,他把宝贵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农村基层事业,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沧桑巨变。

坚定信念 执着坚守

40年前,高中毕业的解兆玉回乡务农。勤劳朴实,聪明能干的他被公社党委列为农村后备干部的“苗子”,选拔他进大队工作,担任农技员。当组织找其谈话征求意见时,他坚定地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愿为农民服务,为农村发展出力流汗。正是这句朴实的话语,让他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一干就是40年。

40年来,他亲历了农民身份由“社员”到“村民”的转变,亲历了农民种田由“大集体”到“分田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亲历了农田收种耕作由“手动肩扛”到“全程机械化”的演变。

40年来,解兆玉在农村基层多个工作岗位上历练。由农技员到青年书记再到计生主任,由兼任村办企业厂长到村党总支副书记再到村党总支书记。在每个岗位上,他都是勤恳踏实,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默默坚守。

40年来,解兆玉曾经有多个工作岗位选择。10多年前,有朋友请他参与创业,他不忍心丢下热爱的工作;有个体老板以年薪10多万元,请他管理工地,他不为所动。他始终坚守在农村基层工作岗位上,甘守清贫,无怨无悔。

牢记宗旨 壮村富民

多年村干部工作经历,解兆玉切身感受到,村里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的腰杆子就不硬,说话办事就没力,村级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就不强。2009年他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把壮村富民的着力点放在发展经济上,突破口放在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上。

村里有600多亩低洼田,远离村庄,过去承包费每亩只有200元。2010年,村里通过公开招租方式,由区委农工部等部门见证,经过多轮竞标,最终以每年每亩1080元的承包价,被上海一家公司承租经营水产规模养殖,首开了全区农村“三资”公开招标的先河。村集体经济一下子增收近50万元。

2012年,村里投入80多万元在镇工业集中区新建2600平方米厂房,出租给0517小笼包公司,年租金7万元。2015年,村里流转土地100亩,引进大户投资兴建农家乐项目,集体每年收入租金7万元。此外,通过出租老厂房、引进大户办鸡场,对外招租低洼田等方式,今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近70万元。

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不仅增加了村级收入,盘活了村里的“三资”资产,而且带动了村民就业。现在全村近700人在本地企业就业。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近2万元。

不忘本色 多办实事

这些年,解兆玉带领村“两委”班子致力发展公益事业,努力为村民多办实事。

2013年以来,村里多方筹集60多万元,新建了近50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兴办了12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村里先后筹资近300万元,铺设了贯穿全村的10.6公里的水泥路,安装了310盏路灯,建起一个农民健身广场;争取资金30多万元,新建桥梁涵闸10多座。

解兆玉不忘农民本色,全村的病灾户、困难户是他的牵挂。他将全村的村组干部和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逢年过节,他带领村干部上门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去世,他上门吊唁。立新组村民戴维患淋巴癌,他主动上门看望送上慰问金,鼓励其振作精神,同病魔抗争。

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可歌可泣的壮举,在农村基层村级工作岗位上,解兆玉用近40年的坚守,彰显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担当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