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5年06月13日

王建荣:身残心有爱

阅读数:385  

本报记者  杨文龙

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今年已经70岁的淮城镇闸北村村民王建荣,多年如一日,以残疾的身躯,用勤劳的双手和无私的情操为我们解读了什么是雷锋精神,用最朴实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他平凡的一生始终闪烁着不平凡的光辉。

53年前,17岁的王建荣随父母从上海下放到淮城镇闸北村,从此就在苏北大地扎下了根。他幼年时因患病,下肢瘫痪。过去是常年不能出门,生活靠父母侍候。成年后,他不依不靠,自谋生活出路,以搓绳草编维持生计。后生产队照顾他,安排他去集体窑场记账。王建荣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在窑场工作时,他利用空余时间将半截砖对成一块卖给客户,每年为集体创收近万元。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王建荣自谋职业,向一位修鞋师傅拜师学艺,干起了修鞋匠。他对修鞋是个门外汉,为了学好手艺,他勤学苦练,多次扎破手,割破皮,终于练就一手过硬的本领,早在十多年前就被区消费者协会评为信得过的个体户。

王建荣的修鞋摊设在闹市区,区总工会门口,经常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每次他都是慷慨解囊,帮助他人渡过难关。有一次从乡下来淮中上学的小林同学不小心将伙食费丢失,老王问清情况后,叫小林不要着急,第二天他带钱帮小林交上。流均的小刘也遇到同样的情况,老王毫不犹豫为他补交了80元伙食费。像这样的事,老王每年都要遇上3-5次。从2008年春节开始,他每年都捐款捐物资助本社区困难户、残疾人。2008年汶川地震他向灾区捐助4000元;2014年8月云南鲁甸地震,他捐助2000元。

遇到有些客户未带钱或钱不够他都是礼貌待人,热情服务;遇到无法修理和没有修理价值的衣鞋,他都向客户讲清楚,不要花冤枉钱,从不坑蒙拐骗客户。凡是在老王处修过鞋的人,都交口称赞。

闸北村的后行组赵秀和张庄组的村民张玉琴,都是因病致残,家庭生活特困。去年春节听说镇、村开展送温暖活动,王建荣主动找村支部要求资助特困户过一个祥和春节。经村干部安排,他开着残疾车,带着肉、鱼、大米、水果四样礼品,顶风冒雪到这两户家去看望。多年来,王建荣共资助他人多少钱物连他自已也记不清。2014年,淮安广播电视报第九期《新周刊》以“身边的活雷锋”为题对他进行了报道,2014年8月淮安区电视台“淮安最美人”也有他的事迹报道。正如他所说的“帮助他人,快乐自已”,他就是一个快乐的、最美的淮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