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2月27日

寻访运河石涵洞

阅读数:3736  

徐怀庚

三涵洞机房和进水口

五涵洞机房和进水洞口

矶心闸出水口

原六涵洞出水口现长满菱角,村民正在摘菱角

兴文闸进水口

兴文闸出水水槽

七洞组组长李文松按动电钮启动闸门放水

核心提示

当你来到淮安区西门大桥南60多米处的矶心闸、城南粮库南耳洞口、下一铺南侧兴文闸、七洞组七涵洞等石涵洞时,清澈的里运河水急急通过石涵洞,汹涌奔向远方,淌进农田,流进湖泊河塘,滋润着大地,养育着城市和乡村。而这些行水的石涵洞,或始建于明朝,或造于清代,或筑之于民国,它们有的是官府造的,也有的是民众集款修的。在淮安区漕运镇林南村至福地路街道办事处板闸村的32公里的里运河两岸,历史上共有22座石涵洞。

让我们去寻访一番这些几百岁的石涵洞。它们如今还好吗?

兴建

起于明朝,多在清代

淮安从大运河引水有悠久的历史。吴宁谔《重修北溪河碑记》载:“嘉靖甲子,邑人潘熙台于运河东岸始斗门(即涵洞),居人相继兴建,于是南六堡纵横数千里,称沃壤焉。”嘉靖甲子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推算潘氏始建涵洞,距今已有450多年。后来因涵洞都用石块砌成,民间俗称涵洞为“石涵洞”。

22座石涵洞有6座造于明朝。它们分别是:兴文下闸石闸(通称矶心闸)、兴文上闸石闸(通称兴文闸)、头浅头洞石洞(通称头涵洞)、头浅四洞石洞(通称四涵洞)、头浅五洞石洞(通称五涵洞)、三浅二洞石洞(通称十涵洞)。清代不仅对明朝遗存下来的石涵洞进行多次维修,并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官府和民间合计兴建了15座涵洞。它们分别是:永利闸石洞、永利闸石耳洞、头浅二洞石洞(通称二涵洞)、头浅三洞石洞(通称三涵洞)、头浅六洞石洞(通称六涵洞)、二浅头洞石洞(通称七涵洞)、二浅二洞石洞(通称八涵洞)、潘氏风水涵洞(通称九涵洞)、状元墩草闸、沙家庄程宅石洞(通称程宅洞)、二堡刘宅石洞(通称刘宅洞)、阎宅石洞、大泾河刘宅石洞(通称刘宅洞)、戴家湾杨宅石洞(通称杨宅洞)、叶云闸石洞(通称叶云洞)。民国年间建的一座是:涧河耳洞(通称耳洞)。

通过实地察看了解,22座石涵洞,因扩修里运河东西堤、兴修新的水工建筑设施,被拆毁、堵塞的有16座,尚存完好能通水的有6座,其中有4座现在正常行水。

从有关史料中得知,头涵洞、四涵洞、五涵洞、十涵洞是明代最早修建的涵洞,且都在里运河运南闸至泾河段中。在那个年代,这些涵洞以东区域都是些滩涂地带,杂草丛生,人烟稀少。明朝为促进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鼓励更多的人来此开荒种田,就在运河东堤运南闸至泾河间的20多公里的地段上,先兴建了4个涵洞,并开挖了4个涵洞淌水的河,引运河的水灌溉这一区域。头涵洞等涵洞的修筑所带来的行水,极大地方便了这些涵洞以东区域和东边的含绿草荡、马家荡、射阳湖等众多湖荡、河流及周边地块的农田耕种、水产养殖、水上运输和广大民众的生活用水及牲畜饮水。流均九龙口的湖荡胜景,就是这些先建和后来增建的石涵洞来水造就的。

作用

助推运河两岸经济社会发展

明清两朝在原先开筑的4个涵洞之间,增修了6个涵洞。在运河西岸开筑两个木涵洞(后改为石涵洞)和5个石涵洞。在这期间又在城西北兴建了2个石涵洞,在城西门南边兴建了2个石涵洞。民国十八年(1929)在南角楼南边兴建了涧河耳洞。

“小泾南接大泾河,浅洞沿堤泄涨波。农事未兴信何碍,夏秋为壑患常多。”这首诗为乾隆南巡时从淮安关板闸,到平桥大营前后看到秀丽风光的运河两岸,每隔几里就有个涵洞后赋的。由此可见,这地段石涵洞的作用和影响是多么大。据居住在涵洞边七八十岁的多位老人讲,过去每个石涵洞都有专人管理,负责开洞放水,关洞闭水。在七涵洞处一位78岁用网捕鱼的杜姓老人讲,他爷爷就是管涵洞的。接到放水、关水口令后,他会喊上同伴。如关水就把摆放在涵洞口上的有七米多长、五六寸宽、四寸多厚的杉木长板,沿着洞石槽一根一根插下去。木板与木板之间有对槽。若放水就一根一根提上来。木板上每隔一段都有个比大人大拇指粗的圆孔,提放木板时用一根铁棍往圆孔里一插,两人提起、放下都非常省力,也很方便。

“岁勤修,预防患。”明清两朝和民国年代,对所有石涵洞、涵洞河和涵洞周边的堤防等进行加固整修、疏通。有份历史资料记载:兴文下闸石洞(矶心闸)从明嘉靖中期始建后,在清顺治、康熙、乾隆和民国年间以及新中国建国后,曾进行过数十次大规模的维修,才得以现在正常行水。历史上曾把石涵洞的管理,和漕运管理、河道管理、堤防管理联在一起。仅从运河东堤运南闸至泾河段的10座涵洞排名来看,就可以说明。史料记载:漕督陈瑄自淮安至临清,依据河势建节制闸47座,自淮安至扬州置平水闸数十座,各置官,使上河之水蓄泄有常,下河之水涨落有渐,涝年不至于淹浸,旱年不至于干涸,并沿淮扬运河十里置一浅铺,置洗浅船,编设浅夫,责令浅夫常年捞浅。因而有了头浅头洞石洞、二浅二洞石洞、三浅二洞石洞的石涵洞洞名的叫法。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地段建了涵洞之后,干脆把涵洞的名称作为地名、村名、庄名来使用。如:五洞村、七洞村、九洞组、十洞村等。现在京沪高速路上有个“淮安六洞服务区”,“六洞”这个涵洞名字又被赋予新的内涵。

遗迹

须在使用中加以保护

我从实地走访中了解到,里运河漕运镇林南村至福地路街道板闸村两岸,历史上共建有22座石涵洞,解放后因拓宽里运河东西河堤和新修其它水工建筑,已有16座石涵洞被拆毁、堵塞,但有6座被堵塞的涵洞出水口的洞塘还在。目前有6座完好,且可通水,其中矶心闸、耳洞闸、兴文闸、七涵洞现在正常行水。

完好可通水的有:头浅三洞石洞(三涵洞),在石塘镇二堡堤边组。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是民众集款兴建,下通头溪河。1931年实测洞底高程4.38米。现整个涵洞完好,上有电动机房,可通水。

头浅五洞石洞(五涵洞),在平桥镇五洞村陈庄组。始建于明代,宽二尺,有五涵洞河,下通头溪河。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拆修、嘉庆十一年(1806)加石二层、咸丰元年(1851)拆修,1952年拆修。现整个涵洞完好,上有电动机房,可通水。

兴文下闸石闸(矶心闸),在淮安区西门大桥南侧。始建于明嘉靖中期,出水口直通文渠。明末曾因防乱堵塞,清复开,1931年实测洞底高程6.868米,1978年改建。现正常行水。

当我再次来到矶心闸时,从好远处就听到出水口“哗哗”的流水声,走近出水口一看,流水很湍急。居住在洞口的刘家人说:矶心闸日日夜夜涛声依旧,向文渠输送水源。说话间,还见到激流中有草鱼跃出水面,逆流而上。老淮安城中的文渠是该城的“血管”,四通八达,累计达40多公里长的文渠和勺湖、月湖、萧湖等水塘的供水全来自矶心闸。

涧河耳洞,在淮安区南角楼南侧。始建于1929年,我家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耳洞北边建房的。有同学家住耳洞南边,去同学家常从耳洞路过,夏天还经常到耳洞出水口水塘里游泳,捞鱼摸虾。现在还可以看到一些人在耳洞出水洞口捞鱼捕虾。耳洞的行水流到涧河,涧河起自淮城东,东南入马家荡。虽然在开挖灌溉总渠时,在石塘段被隔成南、北两涧河,但北涧河的供水仍由涧河耳洞提供,灌溉着两岸大片农田。

去年12月12日下午,我顶着寒风再次来到兴文闸时,看到兴文闸进水口上有机房、出水口被浓密的树林遮挡着。出水口高高的石墙边和石壁缝中都生长着大大小小的壳树、槐树及杂草。因闸门没有完全关闭,里运河的水通过闸石槽(有三米多高)快速向下流淌。一位正在运河划着小船捕鱼虾姓郭的村民告诉我,以前兴文闸周边很热闹,居住着张庄大队几十户庄民和淮安化肥厂、淮安磷肥厂几千名职工及职工家属,还有个渡里运河和新开大运河的渡口。石洞东边的人家都饮用从石洞流过来的水。前些年,因修筑入海水道,居住在石洞周边人家都拆走了。兴文闸完整保存下来。

二浅头洞石洞(七涵洞),在淮安区七洞组。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现正常行水。在我寻访里运河东堤运南闸至泾河段的11座(其中十涵洞南边的小涵洞属宝应管理,整个涵洞完好,可通水)明清时期修筑的石涵洞时,让我最激动最高兴的是330多年前建筑的七涵洞,现在还行水正常。里运河的水通过涵洞滚滚流向七涵洞河后,灌溉着大片农田,为现代农业生产服务。去年9月9日我再次来到七涵洞时,正好碰到骑电动车来七涵洞洞房开门放水的七洞组组长李文松。在他打开洞房门后,我随他跨入机房。机房有三四平方米,一排机柜、一台电机。李文松手按电钮,电机启动洞门,站在机房内就听到运河水“哗哗”流淌到涵洞里。随着洞门越启越高,水流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快,水流淌的声音也增大了很多。李组长对我说,七涵洞现在供两个组农田用水。一个是七洞组,还有个渠西组,组长李洪贵,他们两人共同管理七涵洞放水、关水。哪个组农田用水,哪个组组长就来开水、关水,电费由两个组共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