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8月09日

关于引导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的调查与思考

阅读数:4194  

殷长干 田文秀 王培龙

改革开放以来,淮安区一大批农民胸怀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辞别故里,迈出家门、踏入城门、走出国门,离土经商、离乡进城、离国“远洋”打工,外出务工创业。经过多年的打拼,有的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有的在不同领域取得了辉煌成果,造就了出类拔萃的企业家群体。随着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故乡情结传统文化的强力驱动,一大批看好家乡发展前景的农民工、大学生和企业家,纷纷返乡投资创业,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流向淮安城乡,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进一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地方经济发展质量,主动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淮安区老区开发促进会就如何引导在外企业家回乡创业、增强老区发展后劲在全区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在外企业家回乡创业的动因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与30多位企业家座谈,问及他们回乡创业的初衷,归纳起来主要有五大动因。

浓浓的乡愁是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的文化基础。许多在外创业人员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资本,当了老板,但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与亲戚、朋友、乡邻聚少离多,导致亲情疏远,乡情淡薄。特别是有些家庭孩子成长无人教导,老人生活无人照料,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突出,返乡愿望非常强烈。同时,在外创业人员由于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原因,难以融入当地社会,“外乡人”情结挥之不去,加之漂泊多年,年龄渐长,落叶归根的思想也是返乡创业的动因之一。

家乡的快速发展是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的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之初,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摆脱贫穷,不得不外出打工。通过外出打工,既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很多打工者因此也挣得了第一桶金,成为离乡创业的成功人士,也成为家乡的知名人士。随着家乡招商引资的强力推动,他们回乡考察,耳闻目睹家乡的变化,特别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行政许可日益简化、投资门槛日益降低、扶持政策日益增加、部门服务日益到位,成为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的重要推动力量。

经济形势的大环境是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客观要求。就全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已经由快速、高速发展转为平稳、高质量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很多领域已经被深度开发,正在快速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给中小微企业、传统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低的企业带来很大冲击,发展空间变小,生存压力加大。为了突出重围、走出困境,降低劳动力成本、加速产业转移、寻求资金出路、扩大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必然选择。

回报家乡是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的价值取向。在外企业家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人脉资源,掌握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经验,市场知识,有很多人富而思源,回报家乡。随着家乡的召唤,他们领办项目、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既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回乡一人、致富一方”,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动者、城市文明的传播者、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者,为城乡融合开辟了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要素。

新农村是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广阔天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也为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提供了广阔天地。一是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村庄改造、村庄美化、绿化、硬化要求为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提供了投资空间。二是农村土地流转加快进行,土地相对集中为返乡企业家开发设施农业、农场提供了便利。三是农村宅基地改革、非农用地整治为返乡企业家投资工业项目相对解决了用地困难。四是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市场需求,为返乡企业家依托互联网+模式发展电商业务,为农产品销售、服务农村、农民的商品下乡增加了流通渠道。

二、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农民工、大学生、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助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了农民就近就业,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还解决了部分农村“三留守”等问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外企业家回乡投资办企业,壮大了地方经济的体量,提升了地方经济的质态,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认为,引导在外企业家回乡创业,急需提高的是认识,最大的瓶颈是土地,亟待解决的是人才技术,需要完善的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力的是优化环境,催生内在动力的是激励机制。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有的镇、街道、部门对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重引进、少跟踪、轻服务,重视程度不够,支持不力,措施不具体,工作不主动。存在重视大项目,重视外来投资,重视高大上企业,对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规模不大的返乡企业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对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挫伤了返乡创业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创业环境尚需优化。主要表现为项目用地矛盾突出,有些企业用地不足,有些企业用地审批迟迟不到位,影响生产经营,影响扩大规模。如石塘镇的淮安市红洲米厂、钦工镇山禾家具厂都存在用地不足的问题。有的行业审批手续仍然繁杂,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管制轻服务的现象。有些企业反映,个别部门对特殊行业许可证的办理不告之、不指导、不培训,而是突击检查、发现违规即严罚重罚,加重企业负担。有关部门在政策、法律法规、技术、管理等方面指导缺位。

三是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一些镇、村交通和水利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创业者生产经营。车桥镇企业家沈建中2017年返乡投资1.2亿元建设宏威塑业有限公司,因地处乡镇,在下午4点以后就无法寄、收快递了,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困难。

四是运行机制亟待改进。很多返乡创业者文化层次差异较大,有的有资金,缺技术,有的有技术,缺管理能力,运行机制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多、技术含量偏低,基本上是高成本投入、作坊式经营、家族式管理,跟不上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的时代步伐。

三、鼓励和引导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引导和帮助扶持一些有实力、有能力、有抱负的返乡农民工运用自掌握的资金、技术、人脉,来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应当积极探索和实践。因此,鼓励和引导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对于繁荣地方经济,推进家乡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区常年在外务工的有近30万人,在外经商办企业的成功人士近万人,现在相当一部分人有回乡创业的愿望。如能正确引导,将给我区城镇带来新一波创业热潮,这无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为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建设家乡。

一要大力营造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浓烈的社会氛围。淮安区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是充满机遇的崛起之城,也是一座配套完善的创业新城,区位优越,商机无限,有必要广为宣传,让在外企业家知晓,既可激发他们返乡创业的热情,又可利用他们的人脉资源,起到“在外引外”的招商效应。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注重典型引路,讲好群众身边的“创业故事”,树立一批返乡创业标杆,让群众能够照着学、比着做、跟着干。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企业家、崇尚创业、争做贡献的社会风尚,激发起全民创业热情。

二要把吸引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对返乡创业人员做到政策支持、资金帮助、服务周到,为他们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返乡创业的浓厚氛围。积极探索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的机制和办法,建立区、镇(街道)、村(居)、社区四级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工作领导体系,加强和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交流,召开座谈会、同乡会和投资环境说明会,宣传我区经济发展形势和招商引资政策,推介招商引资项目;找准回乡投资与融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把发展回乡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各镇、街道要根据乡镇优化调整后的新特点、新要求,确定总体规划、产业定位、发展重点,精心包装和推出一批适应回乡人员特点、有资源优势、大中小齐全的投资项目,抓住春节、五一、中秋等重要节点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的有利时机,广泛宣传、集中推介,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大力招引本土人才,科学有序地引导回乡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向重点产业。加强对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跟踪服务,经常性地开展联谊活动和拜访慰问活动,以真挚的乡情感召和激励事业有成者回乡投资兴业。

三要为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人才回归创业,关键点是服务。要不断放大服务品牌效应,对回乡投资创业者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凡是外商能享受的优惠政策,回乡投资人员都能享受,真正做到内外平等。区镇两级政府应组建包括农业、国土、水务、电力、工商、财政、税务、司法等多部门协作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组织,真正发挥便民服务中心的作用,协调解决大学生返乡创业、企业家返乡投资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降低创业门槛,返乡创业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应同等对待。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切实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尽量让企业家少找人、少走门、少跑腿、少盖章,提高审批效率。各镇、街道要建立健全创业人才信息库,收集在外成功人士,特别是农民企业家的基本信息,摸清创业需求,分级分类建档,引领更多在外人员返乡创业。

四要为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提供政策保障。一是要进一步细化政策落实措施。要让国家和地方政策落地生根,切实减轻返乡创业者的成本负担,让在外的各类人才想回来、愿意回来、真心回来。为返乡创业者营造一个心向往之、来而留之、留而投资的创业高地。二是增强创业资金支持。设立支持返乡创业的专项资金、小微企业发展资金等扶持政策。特别是对返乡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让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三是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建立健全金融担保和小额信用贷款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问题,切实缓解投入“瓶颈”。同时,要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保险,降低创业风险。

(五)要为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搭建完善的创业平台。一是要切实做好土地储备工作。利用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宅基地置换等机遇,规划建好返乡创业基地,加大对供水、供电、通讯、网站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二是要加强交通、水利设施建设。修建和硬化好目前没有到位的村社道路和小微水利设施,特别是与主要干道通达的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畅通企业原料、产品的物流通道。三是要拓展产业平台。鼓励返乡农民企业家充分利用家乡资源优势,把适合本地的在外产业转接到家乡再发展。四是要进一步建设好网络平台。大力推进“实体经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创新模式,支持返乡企业发展电商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的网上购销,拓展市场空间。

(六)要逐步建立在外企业家返乡创业的激励机制。首先,要提升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机构免费对企业法人、从业者开展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创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对企业运行中的问题要重检查、重指导、重整改,重规范,进一步营造宽松环境。其次,要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返乡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定期进行创业创新经验交流,开展创业之星、创业能人、发展贡献、社会奉献等评选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返乡创业的先进人物、典型经验和创新创业成果。要根据回乡投资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作用,给予一定社会地位,在政治待遇上,可视其能力,设编外村副主任或副镇长,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第三,要把优秀的、要求进步的创业人员吸纳为中共党员,以激励他们创业的积极性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作者单位:淮安区老区开发促进会、淮安区扶贫开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