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12月05日

再议淮安古城的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

阅读数:2324  

金志庚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城市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区域地位及众多的人文遗存等元素的城市才能获得的一种荣誉称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命名,省级由省政府命名,因此这些名城都是中华文明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城市,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并传承其城市灵魂,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地处苏北腹地,具有6000多年文明史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淮安市淮安区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历届党委、政府对古城的保护和发展都高度重视,使这颗镶嵌在大运河畔的明珠更为璀璨夺目,名闻遐迩。

淮安古城的历史渊源

1951年,由当时的江苏省考古队发现并挖掘的坐落在淮安境内宋集乡青莲村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告诉我们,这里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并被国家定名为青莲岗文化遗址。2019年,在建设淮安高铁站时,又挖掘出大量新石器时期遗迹,考古界认为早在7000多年前,人类便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同时距青莲岗遗址约60公里的城头村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期的遗物,考古者认为是良渚文化遗址的一部分,其区域连绵近150平方公里。

早在春秋时,吴王夫差为北进中原,运送粮草,从邗城(今扬州)连接沿途一些沟渠开凿了一条人工河道,直达淮安的淮河边,古称邗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邗沟被称为京杭大运河的前身,抵淮安处人称末口。因邗沟的开凿,也带动了当时淮安的繁荣。东晋义熙七年(411),淮安始建城池,后成为郡、州、路、军、府之治所。元至正年间,元末将领张士诚部将史文炳镇守淮城时,因老城残破,便在“旧城北一里许”建了一座新城,到了明代,由于倭寇常袭扰淮城,根据在家丁忧的嘉靖年状元沈坤(淮安人)建议,漕运总督张焕奉旨将新、旧两城之间联接,又建了一座城,人称联城,后称夹城,自此三城连成一体。这种三城相连的古城结构,在我国城市建城史上独树一帜,在世界建城史上也十分罕见。

到了隋代,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连通,在中国历史上,终于有一条贯通南北的水上通道,从此为历代王朝生存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的生命线的漕运,进入大运河时代。处于大运河中段的淮安城,因水而兴,因水而盛,不仅成为苏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因其设有淮安卫、大河卫的军营而成为“南必得而后进取有资,北必得而后粮饷无阻”的兵家必争之要塞。唐宋时在这里设立了漕运转运使,明清两代又在此设立漕运总督部院和河道总督部院,清代又在两淮(淮安、淮阴)之间的板闸设立了钞关(又称淮关、榷关),同时又因黄河夺淮,将设在涟水的盐务检验所移至淮安河下。史称一县“三关”(即山阳县内有漕关、钞关、盐关)。盐务机构的进入,又使大量来自安徽、山西的盐商涌入淮安河下,一时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早在唐代诗人白居易路过楚州(今淮安)时诗称淮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明代“黑衣宰相”姚广孝诗赞淮安为“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更有明代诗人邱浚诗赞河下为“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扬州十里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赞淮安河下可与扬州比美。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韵,特殊的区位,重要的商埠,又为淮安孕育了众多的文豪武杰、俊彦人才。冷兵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韩信,开汉赋先河的枚乘、枚皋父子,唐代诗人赵嘏,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清代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国学大师罗振玉,多才多艺的金石学家《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考据大师阎若璩,《温病条辨》作者吴鞠通,才女《笔生花》作者邱心如,扬州八怪画派画家边寿民等,或生于斯、长于斯,或长期客居淮安。1898年3月5日,一代伟人周恩来出生于淮安城内驸马巷,并在淮安生活了12个春秋。

古代淮安人杰地灵、“仓司屯工、星罗棋布、俨然省会”。更应崇文尚教,仅河下一小镇,明清两代就产生了67名进士,123名举人,2名状元,1名榜眼,1名探花,人称进士之乡。

深厚的人文渊源,也给这座古城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名闻遐迩的历史遗存。如贯穿全城的文渠,保存完好的三湖(勺湖、月湖、萧湖)一垠(桃花垠),建于唐代的龙兴寺、文通宝塔、东岳庙,建于宋代的镇淮楼,建于明代的淮安府署、韩信祠堂,建于清代的关天祠等古迹,还有众多的名人故居,清代留下的古宅古居。这些都是淮安古城历代文明的见证物,也是古城的根和魂。

淮安古城的现状及保护

淮安的“三联城”格局和城墙,一直保存完好,直到1958年大跃进时,为拓宽马路,方全部拆除,只留下东南一隅,且城砖也逐渐消失,只剩一座土墙,谓为可惜。但三联城的格局未变,三湖一垠依旧如故。文渠水长流不断,城内古迹,虽在“文革”时遭到一些破坏,但改革开放后,逐步得到恢复和修建,也因此使这座古城在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与天津、重庆、上海、武汉等36个城市一起,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实至名归的光荣称号,也激发了地方党委、政府和淮安人对这座古城保护的意识和热情。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同志与世长辞,地方政府经上级批准,修复了周恩来的故居,并于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1988年始,经党中央批准,又在桃花垠建成了周恩来纪念馆,并于1992年1月6日对外开放。同时又先后修复了漂母祠、韩侯钓台、胯下桥这些早在明代就有的韩信的纪念性建筑,修复了刘鹗故居,整修了“三湖”风景区。尽管2001年后淮阴市更名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楚州区,但更名时,国务院在文件中注明“历史文化名城的区域不变”,专指现在的淮安古城。地方政府专门邀请阮仪三教授编制了淮安古城的保护方案,省规划、住建部门又专门来淮召开会议,制定了淮安古城的保护详规。在规划的指导下,区政府又在修旧如旧的前提下,改造了城内上坂街、驸马巷等几条古街巷,依照历史上淮安府的图形,在保存完好的大堂、二堂基础上,又扩建了三堂及镇淮堂和六科,在东侧修复了宝翰堂、古戏台等建筑,在西侧复建了军捕厅,使淮安府署重现了明洪武年间的旧貌,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新世纪初,在城内体育馆搬迁时,发现了原漕运总督部院的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在专家指导下,漕运部院遗址得到充分保护,并建成了“中国漕运博物馆”。同时,还修复了刘鹗故居、银行家谈荔生故居、秦焕故居等一批名人故居,整理了萧湖景区,使之成为对外免费开放的古韵流彩、风光秀丽的公园;整修了抗战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车桥战役纪念广场,大胡庄战斗烈士纪念广场,新安旅行团纪念馆等一批红色经典景区,特别是投入巨资开发了全国著名的历史街区河下古镇,扩建了吴承恩纪念馆,建成了明代抗倭状元沈坤的“状元府”、吴鞠通中医馆、梁红玉祠堂,整修了湖嘴大街、估衣街等历史街区,使河下重现了昔日的辉煌。目前,我区已有全国文保单位5处,省保9处,市、县级69处,初步巩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果,保住了古城的根基,彰显了名城的灵魂。

为了进一步搞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区政府组建了一批由文史工作者组成的咨询班子,凡本区的房地产开发、道路扩建、河湖整治、景点打造等工程都先行征求咨询小组成员的意见,以确保古城的文保单位不致破坏和丢失。

由于古城保护工作做得实实在在,而在历史遗存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大批人文和红色景点,为全区的旅游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周恩来纪念馆为龙头,建成苏北唯一的5A级景区一处,以及数处4A级景区,再现“襟吴带楚客多游”的盛况。

淮安古城遗产挖掘与传承

在保护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也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搞好古城物质遗产保护的同时,也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淮安区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老祖宗留下的不仅有一大批不可移动的历史遗存,也有大量的文物,目前区博物馆收藏了近5万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28件、二级文物48件、三级文物313件,堪称县(区)一级的文物大户。这些文物一部分是在文化遗址中发现并收藏的,更多的是从民间征集的,如国家一级文物元青花瓷瓶,其体积为国内元青花中最大,堪称国宝,当年就是由博物馆同志下乡时以22元钱从一户农民家中购得的。另有一批一级文物,多从古墓葬中发现,后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定级的。这些文物,目前保存完好,保护措施相对周密,使这些代表江淮文明的宝物得到妥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古城保护的重要方面,为了搞好这方面工作,我区早在2006年便按照上级部署,先后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普查、挖掘建档、规划保护、组织申报、数字化记忆等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其非遗资源的广泛性、类型的多样性、价值的典型性,充分体现了历代淮安人智慧和文化的结晶。

非遗保护工作,首先进行的是全区性的非遗普查,2006年始,经过三年多的调查,全区共搜集非遗线索3000多条,整理项目397个,涵盖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技艺、传统习俗、曲艺杂技等类别共15大类34个种类,初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

在非遗普查的同时,进行重点项目的向上申报,其中“楚州十番锣鼓”最具典型性。

楚州十番锣鼓,又称武昆,其历史可上溯至清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孙毓卿将清高宗南巡时传入的昆曲音乐进行整理,并加入带有地方特点的唱词与打击乐,由此形成楚州十番锣鼓这一吹打乐乐种,延续至今已逾200 年。2006年,楚州十番锣鼓被批准为省级非遗项目;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截至2018年底,我区共有国家级项目1项,即“楚州十番锣鼓”;省级项目6项,分别为“南闸民歌”、“淮安茶馓制作技艺”“文楼汤包制作技艺”“平桥豆腐制作技艺”“钦工肉圆制作技艺”“阙氏膏药制作技艺”。市级项目31项,如“仇桥杂技”“博里农民画”“车桥剪纸”“说淮书”等。另外,被列为区级项目的有66项。

区文化部门以国家级项目“楚州十番锣鼓”的保护为龙头,大力加强传承工作。“楚州十番锣鼓”分别入选上海世博会展演、在河南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在连云港举行的苏北鲁南地区民俗邀请赛演出、在敦煌举行的2017“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展演、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首届老行当文化艺术节展演等活动,并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人民网媒体录制专题节目播放,取得较好效果,增强了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

另外,一些其他项目也有入选参加全国、全省相关活动,如“淮安茶馓制作技艺”项目参加在武汉举行的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钦工肉圆制作技艺” 参加在山东举行的全国非遗博览会等。

淮安古城的更新与发展

在做好古城保护和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传承的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民进城买房居住,致城市空间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城市功能需不断更新发展。为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地方党委政府也与时俱进地提出城市发展的方略。根据淮安市的统一规划,淮安区提出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城,东扩西连,南接北通”的城市发展理念,即向西与清江浦区、淮阴区连接,利用乡镇合并后区划调整的要求,向东将原季桥镇、城东乡及席桥镇合并成立山阳街道办事处,纳入城市范围,向南跨过苏北灌溉总渠将原马甸镇、建淮乡合并成立石塘(古名)镇,通过徐盐高速和京沪高速公路与城区的连接线与省国信淮安工业园区高度融合,形成新的城市南拓的新格局。而在古城向北建成新区,利用淮安市市政府搬迁至淮安区境内的板闸之契机,逐步将淮安区与清江浦区、淮阴区连接,真正形成了“三淮一体”的新淮安城市群,通过不断整合更新,使原来只有6.6平方公里的古城,逐步拓展为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也由10万多增至60多万。据《山阳县志》记载,古时淮安“淮城内外,烟火数十万家”,可见当年淮安城曾一度有百万人众,后因战争频繁及自然灾害,官衙、兵营撤销,人口逐渐减少。现经过城市更新发展和城镇化推进,使淮安再现了昔日的辉煌。

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古城的大前提下,按照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要求,保护好古城的根和魂,同时据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发展,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幸福感的获得,使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为了搞好淮安古城的保护与更新,淮安区政协在2017年,专门召开了城市有机更新的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对症下药”,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一整套切合淮安城实际的方略,并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议,得到区党政领导的认可和采纳。

一是进一步确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改变“保护古城,改造旧城”的旧理念,不能“拆掉古建筑,建成新景点”,也不仅仅是复建一些古建筑、古街巷、古民宅,而是更强调对文化名城的灵魂和历史文化核心价值的保护和传承,将“保护古城与城市更新”相向而行,坚持“政府主导、精细规划、精致建设、精心管理”,注重城市形象的提升,使古城保护和城市发展与国计民生有机融合、科学发展。

二是进一步厘清保护与更新的关系,认清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保护是前提,更新是基础,发展是动力。要结合城市发展项目和历史文化的特色来更新,在保护古城的前提下,根据城市的自身功能和个性,使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的功能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城市发展。

三是做好规划和实施。制定规划时一定要按省对淮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定的详规为蓝本,不能破坏古城原有的核心价值和三联城格局。要注重保持古城区市民的生活习性,并从提升老城市民生活质量出发,保护好城市的历史风貌。在拓展更新新城区的规划上,同样要延续老城的文化脉络,使之与老城有机融合。近几年来,地方政府根据上级规划部门的指导,在新城区不断更新发展,数百幢大楼拔地而起,老城区一部分居民搬入新区,逐渐缓解了老城人多、路窄、交通拥挤的压力,老城的“三湖”开辟为风景区,免费为市民开放。在城市配套上,既保留了老城区商业业态的传统特色,又在新城区科学布局大商铺、大酒店、大广场、大游园,以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淮安历史悠久,文韵深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历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努力下,古城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方面已初显成效。这些由老祖宗留下的历史遗存不仅成为地方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丰厚的资源。通过城市有机更新,不仅改善了城市形象,也提升了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淮安古城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将会科学、合理、脚踏实地地谋划,逐步实施。一座古韵流彩、魅力四射的历史文化名城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江淮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