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4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公报
2020年04月24日

长丰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阅读量:3885 本文字数:3261

长丰县统计局

2020年4月24日

2019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立足长丰实际,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开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一、综合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7.42万人,比上年增加0.72万人。年末户籍人口 79.8万人,比上年增加1.39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21.8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7.4%,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3.75‰,比上年下降0.57个千分点;死亡率3.97‰,下降0.8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9.78‰,增长0.27个千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601.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1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44.62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292.63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为10.7:40.6:48.7。按年末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 75363元(折合10925美元),比上年增加6994元。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2.05万亩,比上年减少2.42万亩。油料面积10万亩,比上年增加0.41万亩。棉花面积3.32万亩,比上年减少0.21万亩。蔬菜面积18.81万亩,比上年扩大1.13万亩。草莓面积增长5.4%。

全年粮食总产量64.30万吨,比上年下降0.4%。油料产量1.93万吨,比上年增长9.7%;棉花产量1638吨,下降5.3%;蔬菜产量32.43万吨,增长7.1%。草莓产量增长6.7%。

年末全县生猪存栏6.48万头;全年生猪出栏52.31 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9.57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68万吨。禽蛋产量3.19万吨,增长14.0%。牛奶产量2.01 万吨,下降20.7%。水产品产量4.20万吨,增长2.4%。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5.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农用拖拉机6.43万台,下降4%;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72万吨,下降5.1%。农村用电量1.88亿千瓦时,增长13.2%。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8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超亿元企业73户,超10亿元企业6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7%;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8%。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乳制品增长19.7%,家用电热水器增长6.9%,钢结构增长91.4%,塑料制品增长9.8%,商品混凝土增长3.5%,家具增长6.8%;橡胶轮胎外胎下降11.4%。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26个工业大类中,有11个增加值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5.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8.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2%;食品制造业增长29.5%。

全县纳入统计范围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48家,完成总产值99.32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营业收入93.80亿元,同比增长16.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8.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房屋竣工面积265.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3%,期末从业人员2.88万人。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0.9亿元,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9.3%;金融业增加值25.42亿元,增长14.2%;房地产业增加值54.57亿元,增长3.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96.33亿元,增长12%。以信息传输、 商务服务等新兴行业为代表的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9.5%。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898.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5.4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3.3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2.78万辆。民用轿车拥有量1.73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63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6.89亿元,增长12.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07亿元,增长45.8%;电信业务收入4.83亿元,增长2.3%。本地固定电话年末用户4.83万户,比上年减少0.3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73.71万户,比上年增加0.97万户。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3.58万户,比上年增加2.85万户。

全年国内旅游人数40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8%;国内旅游收入28.1亿元,比上年增长3.3%。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及增长速度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0.1%。其中工业投资下降9.1%,工业投资中的技术改造投资下降18.5%。民间投资增长16.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9.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9.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下降9.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6%。商品房销售面积130.72万平方米,下降4.7%;商品房销售额149.43亿元,下降2.9%。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1.61万平方米,下降21.9%。

六、商  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68亿元,同比增长16.6%。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153.77亿元,增长16.3%;餐饮收入20.91亿元,增长17.7%。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77.8亿元,同比增长69.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57.93亿元,增长105.3%。

全年进出口总额7.01亿美元,增长78.4%。其中,出口6.02亿美元,增长104.8%;进口0.99亿美元,增速与去年持平。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65.98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55亿元,同比增长7.0%。财政支出78.86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96亿元,下降6.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8.92亿元,下降2.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48亿元,下降14.8%;医疗卫生支出8.57亿元,增长15.6%;教育支出14.78亿元,增长12.7%。全年实施29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5.61亿元,惠及70多万城乡居民。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8.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3.79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5.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11亿元,同比增长17.2%;各项贷款余额374.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0.54亿元,同比增长23.2%。金融存贷比为72.3%,比去年提高6.9个百分点。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亿元,比上年增长4.7%;人身险保费收入1.66亿元,比上年下降4.1%。赔款和给付支出1.81亿元,下降19.2%。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48亿元,下降14%;人身险业务赔款支出0.33亿元,下降37.7%。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75元,比上年增长10.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41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5元,比上年增长10.2%。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49万人,比上年增长6.9%;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4.18万人,比上年增长6.6%;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7.08万人,比上年增长10.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14万人;城乡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64.84万人。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救济5.42万人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救济42.9万人次;农村特困人员供养人数0.64万人。

九、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6所,在校学生3.8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1.08万人;小学65所,在校学生5.18万人;幼儿园116所,在园幼儿2.1万人。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

年末全县拥有专业剧团31个,图书馆1个,藏书18.96万册,文化广播电视站14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42个(含村卫生室和计生服务站),其中医院、卫生院2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个。卫生机构床位2368张。全县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10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877人,注册护士847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63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97张。婴儿死亡率2.19‰,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城乡居民新农合参合率99%。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22个,床位4408张。全县建立各种社区服务中心(站)276个。慈善组织募集各类善款424.04万元。

十、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

2019年末,全县共有空气环境监测站2个。可吸入颗粒物( PM10)、细颗粒物( 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74微克/立方米、4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10.3微克/立方米、29.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浓度0.9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值98.8微克/立方米。全年全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为266天,优良率为72.8%。

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7.7%。建成区绿地率达33.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能源消费量182.0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2%。电力消费量增长14.3%。单位GDP能耗下降3.35%。

全年全县生产安全事故55起,同比下降17.9%。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11起,同比下降15.4%;道路交通生产安全事故40起,同比下降23.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9人,同比下降2.2%。全年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263起,同比下降13.8%。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 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

[4]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