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5年08月29日

硝烟散尽 壮志犹存

——访91岁抗战老兵贾正飞

阅读数:918  

本报记者  于行行  通讯员  江 曦

“抗战中我抓过汉奸,参加过车桥战役与日军激战。当时我们的武器和装备与日伪军相比悬殊很大,但是我们凭着钢铁般的意志,最终赢得胜利。”近日,记者来到淮城镇城西北路,见到了离休干部、抗战老兵贾正飞老人。今年91岁高龄的贾老精神状态很好,身体也很硬朗,说起抗战往事眼中依然充满斗志。

回忆起70多年前的抗战岁月,这位曾获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勋章、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六十周年纪念章、上海解放60周年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等荣誉的老人有说不完的故事。

1925年3月,贾老出生在钦工镇钦工村。他的青少年时期正是烽火连天、国难当头的非常时期。1939年3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日军占领淮阴。日军装甲战车列队从北门桥进入淮阴城,淮阴沦陷。看到日军在家乡的暴行,年少的贾正飞咬牙切齿,下定决心参军。

“当时坚信只有参加共产党把鬼子赶出去,我们才有出路。” 谈起抗战的经历,精神矍铄的贾老思索了一小会儿便向记者娓娓道来:“我1940年2月参加革命。第一次当兵时,年龄小,枪都拿不动,当了3天勤务兵就被父亲带回家了。但是,回到家半个月我又跑到了连队,父亲没办法,就让我参了军,开始在淮安县总队任警卫员。”

从1940年开始,在之后5年的抗战经历中,贾老亲眼看见了不少战友牺牲,幸运的是自己活了下来。令贾老印象最深刻、最惨烈的是参加的后营战斗。

1943年8月31日,身着便衣的日伪军窜进后营“扫荡”。“那时我们正准备吃中饭,知道情况后,我们连从夏庄赶到后营,在连长马少屏的指挥下,我们连跃进到后营东头金庄后面的东西大沟里,从东、南两个方向向敌人发起进攻,开始还比较顺利,后因地形开阔,在敌人机枪的扫射下受阻,被迫退回壕沟,当时我们离日伪军不到100米。”贾老难过地说,“战斗很惨烈,一直打到下午4点,日伪军往涟水方向撤退,我们伤亡24人,马连长也在战斗中牺牲。” 

看到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贾老心里特别难过。“他们都是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同吃同睡同战斗,说没就没了!”说到此处,贾老唏嘘不已,不胜感叹地说,“在所有的战事中,抗日战争的经历是最苦的,但是那段艰苦的岁月也是我最珍贵的记忆。”

“你们那时那么小,怕不怕打仗?”记者试探地问贾老。“战事说打就打,哪有心理准备。白天打不赢,我们晚上打。”贾老说,我们部队的劣势在于武器比较落后,优势是我们熟悉地形,所以可以声东击西,经常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抗战期间,贾老参与过的大大小小的抗日战斗多达24次。“最激烈的一次是1944年3月5日参加的车桥战役,当时我是县大队一连班长。战斗开始时,我们连先进到外壕,看日伪军没发现,我们趁机泅过外壕,架上云架,首先登上围墙。当日伪军哨兵发现时一连和三连已经全部越过围墙。”贾老激动地回忆说,“一连以一部分兵力向围墙上的两个碉堡发起攻击,歼灭了伪军一个班。夜间我们一举攻克日伪堡垒车桥据点,并阻击和消灭多批增援之敌,6日拂晓战役结束。这一战也是华中抗战史上我军对日一次作战毙伤日军人数最多的一次。”

据后来的战报显示,此战共歼日军六十五师团七十二旅团一个完整的山泽大队,歼灭山泽大佐以下日军官兵465人,其中生俘山本一三中尉以下24人,歼伪军483人;摧毁碉堡50余座,并缴92式步兵炮一门,及大批武器弹药。我军乘胜扩大战果,共收复曹甸、泾口、塔儿头等敌伪据点12处及大批武器弹药,从而使淮安、宝应以东纵横50余公里的地区全部解放。

当记者问及参加抗战对他到底意味着什么的时候,贾老深思了很久说,“当国家在最需要你的时候,为祖国人民和民族自由做了应当做的事情,无愧于心”。

抗战胜利后,贾老继续投身解放战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多次负伤。“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我都参与过。”回忆起当年的战争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贾老脸上有些自豪,有些伤感。他说,“战争是残酷的,虽然战役打胜了,但也牺牲了很多战友。1945年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这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事情”。

“历史不能忘,即便是生活安逸的今天,我们也要牢记国耻。眼下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希望年轻一代懂得珍惜!”采访结束时,贾老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