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1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3:要闻/热读
2020年11月20日

科技,让武进农业“不一样”

□ 记者 鞠燎原 徐梦超

祝庄园艺工人在为“凤梨”装袋

一只草鸡,竟然成为上市“金鸡”;一盆红掌,亩均产出25万元;一串葡萄,辐射带动上百农户;一颗稻种,推广良田超4亿亩……

当农业遇上科技,乡村振兴的路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如今,科技的力量,正作用在武进的田间地头,重塑着农业的形象。科技,让武进农业“不一样”。

一只草鸡,成为上市“金鸡”

有人戏称,立华养出了一只“金鸡”。

说起这只“金鸡”的来历,起源于“硕士鸡倌”程立力。当初,怀揣硕士毕业证书的程立力,放弃研究所实验室工作,回到了农村,办起了养鸡场。

程立力自主研发了草鸡新品种“雪山草鸡”,形成了“人无我有”的技术优势。他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立华家禽研究所、院士工作站,自主研发了雪山鸡高效实用型鸡舍建造技术、雪山鸡生态型养殖技术、雪山鸡营养调控技术、雪山鸡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等。

2017年起,立华草鸡销售量分别为2.55亿只、2.61亿只、2.89亿只,占全国销售量的6.78%、6.86%、5.78%。

去年,立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江苏省首家上市的畜禽养殖企业、常州市首家上市的农业企业,雪山草鸡长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上市“金鸡”。

一盆红掌,亩均产出25万元

红掌,花语是热情向上、大展宏图。

作为“花二代”,常州祝庄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敏对花木产业有着独到的见解:以现代园艺设备和先进技术为支撑,发力红掌、凤梨等彩色花卉种植,抢占市场话语权。

走进祝庄园艺,偌大的大棚内干净整洁,地上不见一点碎土;可移动式的苗床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盆栽花苗,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苗圃利用空间,也方便浇水作业;大棚顶上的三层遮阳板,采用全自动智能操控,精准把握每天的日照时间和日照强度;两侧的水空调和地上铺设的地暖设备,时刻平衡棚内花苗的生长温度……

对于花苗品种的选择,李晓敏有着独到的眼光。她先后到北京、上海甚至欧洲等地考察,发现彩色花卉在长三角市场仍属空白,随即引进了“甜冠军”“马蒂兹”“白娇阳”

“爱丽多”等多个彩色品种。目前,这些品种基本都属于祝庄园艺独家经营。

祝庄园艺因此成为武进高效农业代表:每亩投入20万元,产出达25万元。

一串葡萄,辐射带动上百农户

盛夏时节,走进礼嘉镇科丰葡萄专业合作社,枝头挂着的串串葡萄晶莹剔透、五彩缤纷,“阳光玫瑰”、“尼娜女皇”、夏黑,青的、红的、紫的,煞是好看。

礼嘉镇的葡萄远近闻名,但随着社会发展、产业扩散,农户们近些年面临许多新问题。

“葡萄修剪有什么注意事项?”“怎样施肥才能让葡萄芽体更饱满?”

农户陆林娟2010年开始种葡萄,牵头租赁了秦巷园区基地。在科丰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引进了中晚熟品种魏可和克伦森,新品种加新技术,葡萄比市场价高出一倍。

科丰葡萄专业合作社带动上百户农户,成为礼嘉的一张名片,葡萄远销西藏、黑龙江、北京等地。一串科技小葡萄,成为带动当地农户增产增收的富民大产业。

一颗稻种,播撒良田4亿亩

秋风送爽,稻香袭人。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微风拂过田野,饱满的稻穗颤颤摇曳,又是一个丰收季。水稻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徐晓杰介绍,一批产量高、抗性强的区内外示范品种进入收割期。

“扬州麦子武进稻”,水稻育种一直是武进的金字招牌。“农为国本,种铸基石。”为了让武进水稻育种在新时期焕发新活力,以羌涵孚、江祺祥、钮中一为代表的众多农业专家,数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屡次攻克技术难关,先后育成“武粳”“武运粳”“武育粳”系列优质高产品种50多个,推广面积累计超过4亿亩,应用范围覆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力推动了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并引领常州水稻单产实现全省“十三连冠”。

“沃野起宏图,科技涌新潮。”区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正成为农业加速奔向科技化的助推器。截至目前,全区镇(开发区、街道)均成立科协组织,民营企业科协达32家,192个村组织和129个社区都建有科普小组,科普志愿者分会有5000余名注册志愿者,164名科普讲师团每年提供“菜单式”讲座200多期。

强化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武进正全力打通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将科普队伍驻扎到农村最基层,用一张四通八达的“科普网”不断将科技创新的血液输入到每一个乡村。正如区科协主席刘云英所说,正是科普兴农、科技富农,成就了一个个富民产业,也奠定了武进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