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1月12日

构建立体交通 打造区域枢纽

——我区交通“十三五”发展成果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综述

阅读数:6468  

飞驰的高铁

融媒体记者 王晓冲 通讯员 葛会渠

徐宿淮盐、连淮扬镇铁路交会

气势恢弘的干线公路立交

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

“十三五”交通发展成果

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十三五”是我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黄金期,五年来全区累计完成交通建设资金投入近40亿元,交通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

公路建设加快发展。新建和改造公路584公里,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大幅提高,全区现有公路总里程2080公里,公路密度143公里/百平方公里。干线公路建设步伐加快,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顺利实施,348省道建成通车,264省道、327省道启动建设,343国道建设完成工可编制,233国道、235省道、428省道、350省道、328省道等5条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实施大中修45公里,我区对外交通更加顺畅,接受经济辐射能力大幅增强。城市道路建设力度加大,黄码大桥和东接线建成通车,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丰硕,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488公里、农路桥梁75座,建设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263公里,农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更加快捷便利,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发展,加快了农民致富进程。撤渡建桥工程有序推进,建成宋保大桥和李码大桥,彻底解决古黄河两岸群众出行安全问题,为加强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提供了良好交通条件。

铁路建设突飞猛进。高铁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时速250公里的徐宿淮盐、连淮扬镇铁路开通运营,高铁淮安东站同步建成使用,宁淮铁路先导段开工建设,淮安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铁时代”圆梦成真。实施新长铁路道口平改立改造工程,共改造道口19处,通行能力与安全系数进一步提升。境内铁路总里程达98.5公里,2条高铁交汇,淮安区域铁路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港航建设提质增效。按期组织航道清障、疏浚,保证境内航道通航能力的提升,大宗建材物资和能源材料运输更加顺畅便达;着力打造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努力再现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繁华景象,保护大运河文化传承。实施港口码头专项整治,共拆除9座非法码头和27处浮吊船作业点;加快推进新港区建设,上河作业区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全区现有航道总里程537.21公里,其中二级航道35公里,三级航道15.21公里,五级航道34.58公里,七级航道53.72公里,等外航道398.7公里;现有码头9个,泊位50个,码头总延长3294.36米。

运输经济大幅增长。公路和水路运输保持较快发展,现有货运车辆2966辆4.6万吨位,较“十二五”末增加132辆1.2万吨位;货运船舶1088艘45万吨位,较“十二五”末增加131艘8万吨位。“十三五”期间,共完成公路客运量230万人次、周转量11亿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3142万吨、周转量53.2亿吨公里;完成水路货运量5172万吨、周转量142.3亿吨公里;完成港口吞吐量5114万吨。努力培育规模化物流,全区现有国家3A级物流企业6家、省级重点物流企业1家,以快递物流、电子商务、现代仓储为主导产业的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公众出行快捷便利。结合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长途客运和公共交通事业,“十三五”期间共更新长途客运班车、城市公交车、农村客运班车331辆。全区现有长途客运班线46条,91辆中高级客运车辆,直达省内各大城市及上海、杭州、青岛、宁波等城市。拥有城市公交线路21条,车辆295辆,全部为新能源公交车辆;设置城市公交站点280个,线路总长320公里。共有10条城乡客运线路和51条镇村公交线路,160辆城乡客运班车和65辆镇村公交车辆,线路总长945公里,镇村公交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

“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

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

美丽的农村公路

城乡公交一体化

“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

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淮安将围绕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聚力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把交通枢纽作为转型超越发展重要突破口,着力构建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变地理几何中心为区域交通中心,努力使淮安成为流量超大、名副其实的枢纽新城。作为城市核心区,在打造“枢纽新城”进程中,淮安区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十四五”期间,我区将围绕“构建立体交通,打造区域枢纽”总体目标,全力推动对内交通“快速化”、对外交通“立体化”,充分发挥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支撑、引领作用。

突出加快铁路建设。抢抓“轨道上的江苏”建设机遇,在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铁路通车运营基础上,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铁路交通大通道,加快形成以淮安为中心的多向放射铁路网。根据上级规划,推进宁淮铁路建设,确保“十四五”中期建成,实现时速350公里高铁新突破,加快我区成为全省重要的高铁枢纽和全国高铁路网重要节点进程。

持续推动公路建设。以公路建设为主战场,进一步拓展对外交通,优化内部路网。高速公路方面,完成京沪高速淮安至江都段扩容改造工程,境内长27.3公里,估算投资34.2亿元。干线公路方面,重点实施5条一级公路建设:一是264省道工程,路线全长34.4公里,计划总投资14.12亿元;二是327省道工程,路线全长7.6公里,计划总投资3.89亿元;三是343国道工程,路线全长33公里,新建里程25公里,计划总投资16亿元;四是233国道工程,路线全长42公里,计划总投资39亿元;五是235省道工程,路线全长41公里,新建里程24公里,计划总投资31亿元。同时,推进428省道南延段、350省道和328省道建设,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农村公路方面,改建农村公路736公里、改造桥梁100座,计划总投资12亿元,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整体通行能力和效率,实现农村新增经济类节点、旅游节点和集中居住点交通水平提升;结合乡村振兴省监测指标要求,对68公里县道进行大中修,计划总投资1.8亿元。撤渡建桥方面,新建京杭运河林平大桥,桥长1200米、宽12米,接线长5公里,总投资约1.5亿元。

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按照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要求,推进干线航道建设,提升航道通达和区域带动能力,努力实现“通江达海、江海联运”目标。从地方实际需要出发,在遵循上位规划的基础上,强化水运主通道建设,同步规划建设水上交通监管等设施。重点实施京杭运河运南闸至扬州交界段景观绿化提升工程,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加快推进头溪河航道上游5公里七改二升级改造、淮河入海水道二期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

稳步推进港口建设。完善内河港口和二类口岸建设,重点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口,满足不断增长的港口货物运输需求。主要实施两个项目:一是建设上河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设计年吞吐能力644万吨,岸线长1426米(码头泊位长987米),新建5个2000吨级散货泊位、5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4个件杂货泊位,总投资约5.87亿元。二是建设范集作业区码头工程,设计年吞吐能力320万吨,岸线长1200米,新建12个1000吨级泊位,总投资约2.5亿元。同时,加快推进季桥作业区项目前期工作,将其建设成以大宗物资类、消费类货物运输为主的民生物流枢纽。

力争建设通用机场。“十四五”期间,积极争取建设淮安区通用机场,类型为Al级通用航空机场,预选址在石塘镇境内头溪河以北、徐宿淮盐高速以南地块。项目占地面积约500亩,主要建设包括飞机跑道、引道、综合保障楼、飞机库、附属设施、供电供水等市政配套设施,合计投资约5亿元。

优化服务公众出行。按照“方便、快捷、舒适”的总体要求,改善运力、优化线路,全面提升服务公众出行能力。积极探索省市际公路客运转型升级发展模式,着眼中短途运输和其它运营方式,挖掘拓展市场空间。实施城市快速路二期工程、有轨电车2号线建设,提升城市路网通行能力,实现与高铁“零换乘”。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紧密衔接城市、城镇、镇村公交体系,大力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计划投资1.1亿元,新建1个智慧调度系统平台、120个智能候车站台,更新145辆新能源公交车。

348省道淮安区段

至“十四五”末,我区将形成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道为脉络的快速路网,构建起公铁水空协同发展的立体格局,基本确立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实现高铁出行3小时到达北京、2小时到达上海、1小时到达南京和国省干线公路10分钟进网目标,满足我区内通外联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成果,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腾飞。

图片:徐波涛冯成鸣纪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