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5年12月11日

美景揽不尽 新貌入画来

——淮安区城乡统筹工作纪实

阅读数:613  

本报记者 赵日超  通讯员 杨晶

“十二五”以来,我区围绕“农业现代化、乡镇特色化、农村田园化和城乡一体化”目标,大力实施城乡统筹项目,持续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着力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农村,城乡发展步入规范有序轨道。

完善城乡设施

复兴镇大李村村民李兆爱坐在自家新盖的三层楼房前,看着村里笔直的水泥路,心里别提多高兴:“我家现在用上了放心自来水,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做饭用沼气,既方便,又干净;出门有水泥路,雨天脚都不会沾到泥。”大李村的新变化,是我区完善城乡设施以来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

前几年,我区村庄形象差、环境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全城规划、多规合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了省级重点乡镇车桥镇、钦工镇总体是修编,编制宋集等12个乡镇控规和一批交通、水利及村组公用设施等项目。仅2014年以来,就投资7178万元,铺设二级管网301公里,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完工验收。农村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渠北水利骨干排灌等12项工程,总投资3.44亿元。疏浚区乡河道78条286.1公里,整治62个行政村318条(面)河塘;完成农村公路改造114.5公里、桥梁改建8座;农村用电保障不断稳固,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新建、改造10kV线路373.67公里,增容、新建10kV配变635台;总投资3660.73万元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全部完工,建设项目158个,涉及25个乡镇,建成路灯2956盏,村组道路133条、153.44公里,村民文化广场1个;全面完成了4552个自然村庄整治任务,进入长效保洁阶段;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乡村主要干道景观绿化工程120公里;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仇桥镇成功创成省级卫生镇。

打造特色园区

我区着力打造农业特色园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区农业各类园区已投入资金2.12亿元,流均现代渔业园、南闸现代渔业精品园相继创成省级产业园,全区累计建成省级农业园区3个,苏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今年以来,全区新建、续建农业项目共81个;新签约亿元项目4个,分别是投资2300万美元、年出栏4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和总投资5.2亿元年出栏20万头生猪养殖与育苗基地项目,总投资1亿元国内最大年出栏50万对蛋鸽养殖项目和总投资10亿元科技大棚油用牡丹项目,成为历史上引进亿元农业项目最多的一年。

新型经营主体水平稳步提升。今年新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市级以上示范社1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销售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1家。    

农民幸福指数攀升

走进施河镇,如同进入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城市,城市花园、朱河安置小区实现了散居农户的集中居住,小区内环境优雅、设施齐备。施河镇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自筹资金,依托该镇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发展的优势,鼓励企业自行建设“企业职工之家”,充分吸引园区企业参与新镇区建设。如今,新镇区已成规模,一片繁华景象。

我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从2013 年开始,我区从规划建设新镇区、新社区、新农居入手,完善基础配套,建设医院、中小学、便民服务中心等硬件设施,完成校舍改造项目48个,改造校舍40062平方米,整改D级校舍2.57万平方米。投入6000万元,实施义务教育“改薄”项目44个;完善教育布局规划,启动楚州中学、车桥中心小学、顺河中心小学新建工作。卫生设施基础更加扎实,施河卫生院和顺河卫生院等项目已投入使用。

社保能力不断提升,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临时救助政策更加完善,慈善助医工程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功能日渐增强,新建2家关爱驿站、12家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行。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集电影放映、体育健身、党课室、图书室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区域供水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31480万元(含水厂建设),铺设一级管网133公里;第一批计划实施三级管网升级改造的10个乡镇,正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