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5月13日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部出自淮安

阅读数:69896  

金志庚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实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典名著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词、赋、曲、民间神话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许多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其中章回体小说是读者喜爱的读本,原来人们通常讲历史上有十大名著,一般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言二拍》《聊斋志异》《金瓶梅》《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当然也有其它一些名著。新中国成立后,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确定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这四部名著,影响之大、读者之多、流传之广,无可替代,堪称经典,而其中有三部,即《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都出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

淮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代因运河而盛,因大湖而美,因名人辈出而荣,因物产丰富而惠。许多文人墨客或来淮采风、或长期客居,丰富的资源为这些文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创作素材,以至历史上许多名著都常常以淮安为背景,或以淮安故事为素材,即使未在淮安创作,大多都与淮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不可割舍的情缘,而其中《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则是由作者在淮安创作的,这一点尽管社会上有争论,但大量事实证明,这三部名著出自淮安,应铁证如山,不可辩驳。

先说《西游记》,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神魔小说,原书未署作者名,但后经吴玉搢考证,作者应为淮安明代人吴承恩,而这一论断后经鲁迅、胡适等进一步考证认可。经不少《西游记》研究者根据各种资料和淮安地方典籍及淮安的名传、方言、菜肴、故事等证明,作者应为吴承恩。淮安研究《西游记》的代表人物刘怀玉先生、蔡铁鹰先生有多篇文章及著作对此有专论,应该说,这一点已基本形成共识。无论是先后正式出版的《西游记》,还是蜂拥而至的影视作品,都署名作者为吴承恩,且淮安河下有吴承恩故居和纪念馆,故本文不想对其赘述,而是主要说另两部名著《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该书成于元末明初,作者应为施耐庵。施耐庵何许人也,身世如何,与淮安有何关系,可从1921年(民国十年)编撰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第653页“施耐庵”条中可见端倪:

施耐庵,元淮安人,名子安,耐庵其字。元末以赐进士出身,官钱塘。与当道不合,弃官归里,闭户著书以自遣。张士诚闻其名,聘之不出,亲造其门敦请,仍不从。因避居东京,寻归卒。所著有《志余》《三国志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 (即《水浒传》)。

可见,编写者当时认为施耐庵是淮安人,而这一论断应出自施耐庵的墓志。施耐庵的墓志为明代初年淮安人王道生所作,见于施氏族谱,全文如下:

公讳子安,字耐庵,元末赐进士出身。官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弃官归里,闭门著述。追溯旧闻,郁郁不得志,赍恨以终。公之事略,余虽不得详,可以缕述;公之面目,余不得亲见,仅想望其颜色。死之年七十有五,而余尚垂髫。及长,得识其门人罗贯中于闽,同寓逆旅。夜间炧烛畅谈先生轶事,有可歌可泣者,不禁相与慨然。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传》)。每成一编,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所得力于弟子罗贯中者为尤多。呜呼!英雄生乱世,或可为用武之秋;志士生乱世,则虽有清河之识,亦不得不赍志以终。此其所以为千古幽人逸士聚一堂,而痛哭流涕者也。先生家淮安,与余墙一间。惜余生太晚,未亲教益,每引为恨事。去岁,其后人述元先生,移柩南去,与余流连四月。问其家世,讳不肯道;问其志,则又唏嘘叹惋;问其祖,与罗贯中所述略同。呜呼!国家多事,志士不展所负,以鹰犬奴隶待之,将遁世名高。何况元乱大作,小人当道之!先生之身可谓不幸矣!而先生虽困顿,而不肯卑躬屈节,启口以求一荐达。遂闭门著书,以延岁月,先生之志可谓纯洁矣。

这篇墓志关于施耐庵的生平应说得比较清楚了,据刘怀玉先生近作《古典文学作品与淮安》,可获得以下几点信息:

一、施耐庵长住淮安,本名子安,为元末明初(约1308—1382)之人;

二、施耐庵元代中过进士,并曾在钱塘为官二年;

三、施耐庵在淮安著书很多,《水浒传》仅是其中之一;

四、施耐庵门徒较多,所著均与门人商校,罗贯中是其门人之一,且是主要助手,《三国演义》亦为他们师徒所作;

五、施耐庵在淮安的住处,与王道生仅一墙之隔;

六、施耐庵死在淮安,并葬在淮安,后来由他的孙子施述元迁葬兴化白驹大营,所以现在施耐庵的墓在兴化施家桥,因施子孙多居白驹,故施家宗祠也在白驹(现属大丰区,施家桥东几十里处)。

这篇墓志原在白驹施氏族谱内,是兴化胡瑞亭于民国初年调查人口时首先发现的,他在《施耐庵世籍考》文中将《施耐庵墓志》公布于世,同时还公布了一篇由淮安人袁吉人写的《耐庵小史》,全文如下:

先生生于元,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士诚缮具甲兵,将窥元室,以卞元亨为先锋。耳耐庵名,征聘不至。士诚乃枉驾造其门。家人不与见,士诚入内,至耳室,见耐庵正命笔为文,所著为《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传》也。士诚笑曰:“先生不欲显达当时,而弄文以自遣,不亦虚靡岁月乎?”耐庵闻而投笔,顿首对曰:“不佞他无所长,惟恃柔翰为知己。将军豪气横溢,使海内望风瞻拜,不弃驽骀,枉驾辱临,不佞诚死罪矣。然志士立功,英贤报主,不佞何敢固辞?奈家庭多变,母老妻弱,子女婚嫁,债务未偿。一旦舍去,则母失所依。将军仁义,如雨泽遍地,当必加以怜悯,而使愚孝有后,则衔结有日矣。”言已,伏不起。士诚不悦,拂袖竟去。是时《江湖豪客传》正四十五回矣。

此段文字,与《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施耐庵”条云:“张士诚闻其名,聘之,不出;亲造其门敦请,仍不从……”可印证,元末起义军中的张士诚曾敦请施耐庵出山被婉拒,而此时施耐庵正在创作《江湖豪客传》。张士诚部将史文炳曾攻占淮安,并在淮安修建了新城,张士诚登门敦请施耐庵应是可信的。

施氏宗祠中,曾有一木榜,木榜上写着《庵公原籍和迁籍志》,其中说道,在清道光施氏十五代孙施永茂等修建施氏祠堂,派其子施占鳌写始祖施耐庵的事迹,施占鳌“借俊骑,至淮安府西门内”,找到袁吉人,袁吉人带施占鳌看了施耐庵的故居,尽管此时已距施在淮有500年了,但房屋尚在,见“书斋平屋三间,中有积土,有木桌凳,窗楞下隔罗贯中的房间”。这里就是施、罗二人写《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地方。当《水浒传》写到七十五回时,施耐庵被朱元璋下了狱,后经刘伯温周旋,才释归淮安。

故金圣叹说施耐庵写《水浒传》到七十五回,后由罗贯中续写,应是有出处的。

施占鳌回去后,写了一篇《迁籍志》,据此志称,施耐庵的书斋在“淮安西门城内土地祠后”,施耐庵死后,就葬在淮安,几十年后,其孙述元迁柩南去。

施耐庵的祖籍到底在哪里,在施氏家祠的大门上有副楹联:

吴兴绵世泽,

楚水封明禋。

可见施耐庵祖籍是吴兴,老家在苏州,其父元德始迁居淮安,耐庵则在淮安(楚水)成就事业,施耐庵本人在淮安也有一首诗《赠顾逖》,诗云:

年荒乱世走天涯,

寻得山阳好安家。

愿辟草莱多种秫,

莫教李子结如瓜。

由此可见,施耐庵长居淮安可谓铁证如山。

也许读者十分关心淮安东南乡的施河镇的施姓与施耐庵有何关系,刘怀玉先生曾做过调查,看过《淮山东南乡施氏家谱》,该谱亦曰祖籍吴兴,因元末兵乱,一世祖德七公从苏州迁淮,当时同来的有兄弟3人:一人出家了;老八北去;唯七公元德(施耐庵父亲)定居淮安,尽管施耐庵墓包括灵柩都被迁葬白驹,但施家肯定有后代在施河,故施河的施姓应为施耐庵同族。

施耐庵在淮安创作《水浒传》并非凭空臆想,而是与淮安的文化密不可分。据《宋史》卷二十二载:“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今邳州),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的海州、邳州都属淮安府,宋江等人聚义事确有其事,其故事广为流传,不少被说书人编成话本,戏剧家编为剧本,如《黑旋风双献头》《梁山泊黑旋风负荆》《斩担儿武松打虎》,淮安下关也流传《鲁智深醉打郑关西》的故事等,这些都为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提供了素材。另还有淮安人画家龚开曾作《宋江三十六赞》,不久前,笔者在网上淘得由广陵书社出版的《楚州丛书》,其中记载有“宋江三十六赞序”,写道“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话,不足采著,虽有高如、李嵩辈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余年少时壮其人,欲画赞,以未见信书载事实,不敢轻为。及异时见《东都事略》中载侍郎《侯蒙传》……余然后知江辈真有闻于时者。于是即三十六人,人为一赞,而箴体在焉。”龚开给每人画一像,赞语每人四句,如宋江像赞云:“不假称王,而呼保义。它若狂卓,专犯忌讳?”这应该为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另外,《水浒传》中有一些地名也与淮安有关联,如梁山泊有鸭嘴寨,著名研究古典小说专家王利器先生认为,这地名是淮安的,应是“取源于楚州附近之鸭涧古地之称”,即为蓼儿洼之南“鸭洲”(今三堡北端),此名至今仍有。而蓼儿洼更是真名,说宋江征方腊(其实征方腊是童贯、韩世忠,与宋江没有关系),后被朝廷“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后因蔡京、童贯对其不放心,朝廷赐毒酒,宋江与李逵服药酒而亡,吴用、花荣来楚州哭祭宋江,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死。四人都葬在蓼儿洼,楚州百姓感念宋江,建立祠堂,四时享祭。而蓼儿洼今日名称未变。

关于另一部名著《三国演义》,署名作者为罗贯中。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一生著作颇丰,小说有《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有与施耐庵共同创作,罗本山西人,因与施耐庵为师徒关系,故一起寓居淮安,一起作文著书,直到施耐庵死后,才离淮赴闽,并与王道生相遇,畅谈先生轶事(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就是施、罗二人在淮安共著,则可认定,四大名著中的三大名著出自淮安,绝非妄言。

笔者涉猎文史后,曾有史友提醒,淮安是伟人周恩来故乡,还有一张名片,那就是四大名著有三部出自淮安,这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绝无仅有,值得推崇。尽管也多次提及建议,但一时并未得到重视,而在当年土地祠(今为粮食局大楼处)后的施耐庵故居和施、罗的著书室居然还保存完好,且为市级文保单位,实在是件幸事。去年,得淮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重视,决定复建二人故居(著书处),并邀请南京、北京权威设计部门设计,目前已组成专门班子,积极推进,可望在不久将来,施、罗当年著作鸿篇巨制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作者故居和著书处可重见天日,当为幸事、实事、好事。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刘怀玉先生《古典文学作品与淮安》一书,谨向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