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04月09日

2015年淮安市淮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淮安市淮安区统计局

阅读数:1927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牢记习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嘱托,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不断深化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工作基调,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32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57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182.85亿元,增长11.5%。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873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15.5:40.9:43.6调整为15.0:39.6:45.4。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升1.8个百分点。

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年末全区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9146户,当年新增2525户,注册资本共计355.69亿元,比上年增长61.2%;个体户36059户,当年新增5410户。新型城镇化成效显著。年末城镇化率为49.9%,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列统企业产值增速放缓,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发展后劲有待增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风险有所积累;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城乡一体化还需大力提升。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2.53万吨,剔除区划调整因素,较上年增加0.65万吨,增长0.7%,喜获十二年丰收。其中夏粮35.39万吨,增长1.2%;秋粮57.14万吨,增长0.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0.73万亩,较上年增加0.33万亩。油料面积4.47万亩,增加0.27万亩。蔬菜面积14.01万亩,减少0.21万亩。

林牧渔业总体稳定。全年造林面积0.44万亩,比上年增长25.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77万吨,比上年下降5.4%;禽蛋总产量2.13万吨,增长16.13%;牛奶总产量0.16万吨,下降0.68%;水产品总产量5.98万吨,增长8.5%。

现代农业加速推进。围绕灌溉总渠北侧沿线、淮流路沿线、大运河沿线三大农业产业带,高标准推进苏嘴、流均等12个农业园区建设,南闸园区成功创成省级渔业精品园,施河万亩生态农业园、茭陵蓝水湾、钦工现代农业园等园区初具规模。建成高标准农田48万亩,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创成全市首个省级国土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农村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110.61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1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8.8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运行平稳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57.96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轻工业增长25.0%、重工业增长9.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工业下降15.3%,集体工业下降40.9%,股份制工业增长16.9%,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24.3%。民营企业增长20.1%,其中私营工业增长22.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年置换重组企业27家、盘活存量工业厂房面积7.3万平方米;大成医药、乔扬数控"新三板"挂牌,井神盐业"主板"上市,为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企业效益稳步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利税58.36亿元,增长26.1%;利润28.26亿元,增长32.4%。企业亏损面6.3%,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增势总体较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制造业产值12.02亿元,增长17.8%;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19.17亿元,增长43.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15.42亿元,增长28.5%;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46.74亿元,增长17.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23.69亿元,增长16.1%。 

工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列入统计的2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14种,下降的有13种。其中,钢化玻璃增长56.7%,电子元件增长 16.9%,饲料增长11.3%,小麦粉下降 32.2%,水泥下降26.1%,原盐下降4.7%。

建筑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49.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5%;竣工产值152.79亿元,下降5.8%;竣工率达61.3%;全区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1.99亿元,增长33.17%;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18.62万元/人,下降4.2%;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14.74万平方米,增长52.3%;竣工面积633.14万平方米,下降10.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44.52万平方米,下降1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55.85亿元,增长29.0%;外商港澳台投资2.81亿元,增长59.6%;民间投资203.97亿元,增长31.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9.0%。分类型看,完成工业投资20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8.1%;房地产开发投资3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投资结构优化改善。第一产业投资1.19亿元,比上年下降29.7%;第二产业投资201.72亿元,增长28.6%;第三产投资62.77亿元,增长34.6%。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年新开工项目303个,比上年增长27.3%;完成投资257.44亿元,增长33.6%。其中,亿元项目46个,增长35.3%;完成投资100.32亿元,增长6.7%。

重大项目持续突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到位资金28.7亿元,捷群电子、日恒电子、永安药业等18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井神60万吨纯碱二期、淮鑫棉纺二期等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新竣工设备投资超千万项目15个。城市产业加速集聚。新签约城市经营类项目35个,在建项目15个,玖珑湾商业广场、欣天地商业广场等项目开工建设,锦绣山阳步行街、新普京大酒店等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九升广场等项目相继运行;天天快递等4家物流项目加快推进,淘实惠等3家电商项目投产运营;河下古镇、萧湖景区融合开发加快推进。

五、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2.50亿元,增长12.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1.07亿元,增长8.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32.49亿元,增长10.9%;餐饮营业额21.08亿元,增长24.3%。全年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31.22亿元,增长17.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94亿元,增长14.1%。

对外经贸小幅下降。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5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3%。其中,出口总额2.47亿美元,下降11.2%;进口总额0.11亿美元,下降15.4%。注册外资到帐1.23亿美元,同比增长9.9%,其中开工项目注册外资到账0.84亿美元,同比下降2%。新批外资项目22个,合同外资金额1.24亿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基本平稳。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500万人次、周转量5.5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5.4%、4.5%;完成公路货运量546万吨、周转量11.05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0.9%、11.95%;完成水路货运量1132万吨、周转量32.95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9%、9.9%;完成港口吞吐量1262万吨,同比增长18.05%。全区现有公路总里程2301.74公里,比上年新增 6.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81.40公里,一级公路90.20公里。

旅游业较快增长。全年接待来淮游客516.58万人次,同比增长1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文化旅游彰显特色,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成功创成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江苏北部地区5A景区"零"的突破,仇桥恩赐山庄顺利通过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检查验收,古文楼饭店、淮安茶馓获得"江苏老字号"称号。文化旅游蓬勃发展,影视基地、文博城等15项工程开工建设,完成了龙窝巷、估衣街等历史街区保护改造。

七、财政、金融业

财税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不含土地出让金)45.62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上划中央四税9.34亿元,增长19.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0亿元,下降34.6%;社会保险基金收入8.34亿元,下降2.4%。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0.29亿元,比上年增长8.4%;缴库社保基金支出6.52亿元,增长34.9%;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不含土地出让金)1.06亿元,下降61.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68亿元,下降9.2%;教育支出12.02亿元,比上年增长5.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1亿元,下降14.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1.20亿元,增长8.6%;农林水支出10.33亿元,增长37.5%;住房保障支出5.35亿元,增长6.7%。 

金融信贷规模稳步增长。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01.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0%。其中,储蓄存款218.30亿元,同比增长13.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1.1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1%。

八、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卫生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年末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5万人。2015年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2019件,其中发明专利442件;专利申请授权量1403件,其中发明112件。全区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8家,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6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0.90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全区已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省7个、市30个),省级以上孵化器孵化面积达2.06万平方米。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2所,在校生14.63万人,教职工1.13万人。其中,幼儿园119所,在校幼儿3.42万人;小学76所,在校生5.95万人;普通中学33所,在校生4.0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1.1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36人。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55%,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率100%,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96.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5.85%(因淮安市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招收部分外县市学生所致)。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实施义务教育"改薄"项目44个,完成校舍改造项目48个,改造面积超4万平方米,12所农村中小学配备装备达省一类标准,创成市级教育现代化乡镇2个、先进学校15所。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全年有线电视用户达32.03万户,新建公共文化设施2850平方米。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7%。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群众看病贵有效缓解,新农合人均补助提高到380元,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50%,政策性补偿比达76.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领先,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5元。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424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4067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367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623人,注册护士1906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100 %。

九、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人口总量增长缓慢。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18.9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2万人,下降0.9%;常住人口98.7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41万人,增长0.4%。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49.30万人,农村人口49.44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口出生率12.89‰,死亡率为8.03‰,人口自然增长率4.86‰。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9元,比上年增长9.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9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3元,增长9.2%。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84.2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文教娱乐占消费支出比重达18.3%,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房屋面积44.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房屋面积45.6平方米。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33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18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50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9%,保持在较低水平;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753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652人。

社保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5.3%、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5.8%(不包含新农合),失业保险覆盖率95.5%。社会保险主要险种覆盖率达95%以上。年末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9.2万人、9.95万人(含参保退休人员)、7.3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1%、0.01%和0.27%。年末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3.49万人,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人员3.36万人。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02万人(实际交费人数)。年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含人社部门经办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13.34万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城西花园、康马花苑等安置房建设加速推进,竣工交付60万平米、4606套;建设保障性住房3643套,改造农村危房720户,居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大力推进生态创建,林木覆盖率达20.9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5%。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25.2%,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8天,优良率66.1%。污水集中处理率86.1%,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3.6分贝,比上年降低0.1分贝。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692吨和2696吨。创成国家级生态镇21个,省级生态村8个。

注:

(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直接取整,分项与总项小数差异未作技术性调整。

(3)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