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07月22日

2016年 一、二季度“淮安区好人榜”

阅读数:4239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经各乡镇、各部门推荐,区评审委员会评定,张勇等15名同志荣登2016年一、二季度“淮安区好人榜”,现予以公布。

淮安市淮安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7月19日

1.张 勇,男,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城东派出所教导员。2015年7月,张勇牵头在区民政局注册登记了“淮安世纪爱心服务队”,成为全市首个由公安民警发起的爱心志愿者组织。张勇用一颗热心公益的爱心,唤醒了辖区群众对慈善的关注,短短10个月,该组织志愿者人数已达226人。爱心服务队先后自费购买大米、油、水果、牛奶、内衣,对本区120多名特困儿童和潘柳麻风病院病人、小天使康复中心自闭症儿童进行了走访看望,累计发放慰问金2万余元。

(报送单位:区公安分局)

2.朱桂萍,女,1958年10月出生,平桥镇九洞村池塘组村民。朱桂萍丈夫张永进现年61岁,20年前患有帕金森病,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她除了照顾丈夫外,还要忙种家里的承包田、照顾两个小孩。白天她用小车推着丈夫一起外出,晚上替丈夫按摩,从不叫一声累。1999年12月,身患肺结核的公公张文武又得了中风,瘫痪在床。因为婆婆早年去世,她每天除了给丈夫和公公喂茶喂饭、洗衣浆被,还帮公公拉尿倒便。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直至2014年公公去世。

(报送乡镇:平桥镇)

3.杨正明,男,1959年9月出生,城东乡花庄村三组村民。1998年夏天,花庄村杨子付老人突发脑梗塞被送往医院抢救,养女女婿杨正明得知后立即从外地赶到医院。在他的精心照顾下,本来已经要准备后事的岳父最终奇迹般的苏醒。岳父出院后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早上杨正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人从床上抱下来做康复训练,17年来从未间断。为了防止老人得褥疮,杨正明定时给老人翻身、抹爽身粉,背出去晒太阳。白天给老人按摩,晚上给老人洗脚。卧床久了时常便秘,杨正明就用手一点一点地抠,怕老人一个人寂寞,他买回来随身听,在老人房间添置了电视机。目前,杨子付身体较健康,他经常对人讲:“杨正明、郑义玲夫妇比亲生的子女还亲。”

(报送乡镇:城东乡)

4.何宗文,男,1969年2月24日出生,中共党员,泾口派出所辅警。多年来一直做铝合金门窗生意。本该享受生活的他,因为内心的正义感而选择做了一名辅警。2015年9月4日下午2时许,何宗文途经十七支与淮流路交叉口附近,发现一辆三轮车翻倒在路西边河里。何宗文本能的感到车下可能有人,他立刻跳进水中,潜到车底下,来回摸了好一会儿终于摸到一只手。他立即推开三轮车,把人往岸边拉,使尽全身力气将落水老人救上岸。此时老人已经失去意识,何宗文立刻运用急救知识对老人进行了简单急救,同时联系了120,最终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

(报送乡镇:泾口镇)

5.沈桂中,男,1969年3月出生,白马湖农场于庄居委会第四小组居民。沈桂中自幼患有精神疾病,智力较常人偏低。2002年父亲打工时意外去世,2005年弟弟在河南成家,只剩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2008年,母亲患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他每天早早起床给母亲穿衣服、洗脸擦身,换尿垫,然后给母亲喂饭。天气好的时候,就把母亲抱出来晒晒太阳,或者用三轮车带母亲出门转转。到了晚上,他坚持每天给母亲洗脚,隔三岔五帮母亲擦身子、做按摩。夜里只要母亲稍有动静,他便会起身查看。经过沈桂中的悉心照料,母亲的身体慢慢恢复,现在已经能坐起来自己拿住碗筷吃饭。

(报送单位:白马湖农场)

6.黄益寿,男,1938年出生,中共党员,流均镇马铺村原支部书记。1994年,黄益寿通过争取香港堂叔黄鉴父亲黄梓丰的遗产,成立了“黄梓丰助学敬老基金会”,每年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学子发放奖学金一千元,考上中专的发放五百元,评为三好学生的,奖励一百元。每年年底,为村里八十岁以上老人登门送上近二百元慰问金。二十年来,该基金会助学敬老支出已近50余万元。他在全镇率先办起第一家老年活动中心,全天候对老人开放。他兼任村校外辅导站老师,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好爷爷老师”。他长期资助邻居小孩直至其读完大学,长期接济同组一位残疾老人,照顾邻组一瞎老婆子直至年老送终。

(报送乡镇:流均镇)

7.张桂忠,男,1951年11月出生,城区至流均、博里农村公交承包人。2006年,55岁的泾口镇村民张桂忠与妻子李兆英承包了城区至流均、博里两镇的农村公交线路,从那以后,他们就与34名尿毒症患者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尿毒症患者每周都要乘车到区里医院做血透,对他们来说,一年下来的路费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于是夫妻俩决定,只要患者凭医院证明、本人身份证,就为他们办理一张免费乘车卡,可以免费乘车。十年来,他们每年要为这34名患者乘车费用买单4万余元。

(报送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8.王学平,男,1973年10月出生,朱桥镇合兴村卫生室室长。初中毕业后,王学平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一干就是17年。他通过不断学习探索,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乡村医生,用满腔热忱和精湛医术为村民除疾祛病,守护着村民的健康。17年来,他白天在村卫生室看病,晚上在家待命,不论谁有个小病小痛,只要一个电话,王学平就会立马上门服务。谁家老人有什么样的慢性病,谁对药物过敏,谁需要定期随访,他都了如指掌,被村民们亲切的称为“健康管家”。2011年6月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以后,他带头执行药品销售全部零差价。2014年,合兴村卫生室成功创建“省示范村卫生室”。

(报送乡镇:朱桥镇)

9.王永刚,男, 197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区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2015年4月8日,王永刚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奎屯垦区检察院担任检察长助理,负责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在援疆工作的一年时间里,他带领干警积极挖掘案件线索,深入各团场、乌鲁木齐等地开展调查取证,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查办了雷某挪用公款49万元、黄某受贿60余万元等有影响的案件。他还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职务犯罪侦查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同事,提升了当地干警的办案能力。他组织带领了当地6名干警来淮安交流学习、开拓眼界。2016年3月援疆结束前夕,王永刚被兵团第七师检察院荣记个人三等功,成为该检察院首个受到记功嘉奖的援疆检察官,展示了总理家乡检察官的风采。

(报送单位:区检察院)

10.黄志怀,男,1971年9月出生,区运河之星宾馆负责人。今年正月初二,天津市西青区电视台播出部主任刘五星利用假期与亲友到江浙一带游玩,在入住黄志怀经营的宾馆时,不慎将七千余元现金和记者证等物品落在了宾馆。黄志怀收到宾馆服务员上交的物品后,通过查看记者证,找到了失主姓名和工作单位。他立即拔打天津市“114”,经多方查询,联系上了刘五星的工作单位,并通过其同事找到失主。随后,黄志怀用微信将钱汇给了刘五星,并将记者证等物品通过快递寄给了对方。3月25日上午,刘五星带着32人的亲友团从千里之外的天津专程赶到区运河之星宾馆,将一面写着“拾金不昧淮安情,温暖感动天津人”的锦旗送给了宾馆负责人黄志怀。

(报送乡镇:淮城镇)

11.季钲瀚,男,1969年2月出生,重庆中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人。因为家贫,季钲瀚13岁就外出闯荡。35年后事业有成的他致力于回报家乡父老乡亲。2015年、2016年,他连续两年邀请150余名同学、嘉宾开展了感恩之旅,足迹遍及苏州、重庆、深圳、香港、澳门等地,他还出资200万元成立了同学健康基金。在老家季桥村,他捐赠了40幢房子的外墙美化、85盏太阳能路灯、1100平方米的村部楼房、疏浚村河道,村景观大道,卫生所、老年公寓、村部广场等公共设施也正在建设之中,致力于将该村打造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明星村。从90年代至今,他已经向全国多家希望小学、养老院、残障儿童机构等捐助近两千万元,助养了300多名贫困孩子及孤儿。

(报送乡镇:季桥镇)

12.陆梅珍,女,1968年6月出生,建淮邮政支局投递员。从2003年起,她一直在建淮支局任乡村投递员。13年来,行程达18多万公里,投递报刊信件240多万件。在投递工作之余,她经常帮孤寡老人上街买生活用品、药品,交电话费、水电费,以及订报纸、寄信,还帮老人做家务事。十里村独居老人翟丽君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和糖尿病,陆梅珍每次投递到老人家都要和她拉拉家常、做点家务活,逢年过节带点节日礼品。陆梅珍投递段的八个村,只要提到投递员陆梅珍,大家都会齐声夸赞她是大家的“好闺女”。

(报送单位:区邮政分公司)

13.范步芝,男,195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城东乡赵徐村个体工商户。范步芝从事个体经营已有20多年,他坚持一是注重商品质量、货真价实;二是诚信经营、礼貌待人、童叟无欺。去年冬天有一位过路老人在他店里买了一袋复合肥,隔几天跑来说肥料买错了。虽然口袋已经拆封,但他什么也没说直接就给老人调换了一包肥料。家人很不理解,他却说,老人经济不富裕,而且这么冷的天气,大老远跑过来,咱们吃点亏无所谓。2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他还带领村里多人脱贫致富,每年资助1名贫困学生1000余元。他还是村里的义务环境卫生监督员、宣传员,自己主动认领一条村主要干道每天打扫,多次被表彰为“先进个体经营户”、“光彩之星”、“党员示范岗”。

(报送乡镇:城东乡)

14.赵利延,男,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渠南水利管理所所长。赵利延参加水利工作36年,从工人到技术员再到站所长岗位,一步一个脚印。2003年初,赵利延调回南闸镇任水利站长。为治理好南闸镇逢汛必涝的问题,他踏遍全镇63平方公里土地,主持编制了水利建设规划,基本解决了该镇大雨大涝、小雨小涝、无雨受渍的问题,为全镇每年节省防汛排涝经费400万元以上;他先后争取800余万元资金建水厂、铺管道,率先在全区实现水厂经营集体化,率先实现镇村供水一体化格局;他逐步解决了31名在职职工的工资、住房公积金及养老、医疗问题和16名无社会养老保险金退休老职工的工资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

(报送单位:区水利局)

15.王香梅,女,1971年2月出生,苏嘴镇衡河村一组村民。丈夫常年在扬州市区骑三轮车搭客,15岁的儿子读初中,家里还有一位88岁的病婆婆。2000年春,婆婆患脑血栓,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婆婆生病住院时,大小便不能控制,常把裤子、床铺弄脏,虽然婆婆有4个女儿,但王香梅主动上前为婆婆换裤子、刷床铺、用水洗身子。王香梅是三儿媳,按习俗婆婆生病后,应该由三个儿子轮流接回家照顾,但婆婆哪家都不肯去,只肯住在她家。她十多年如一日,每天为老人梳头、洗脸、翻身、端尿,春秋天还把老人抱到外面晒太阳。虽然自己平时连买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但婆婆的生活必需品一样不少,还总是上街帮婆婆买些喜欢吃的食品。

(报送乡镇:苏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