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福地 大美宁海
静城宁海,相传东海之内皆波涛汹涌,唯有此处港湾风平浪静,故得名。一个“静”字道出了宁海的灵魂,这里有静的山、静的水、静的路、静的村、静的人……宁海的静,来自自然山水的优美和人文生活的美好,静是初心,亦是幸福的最终归宿。
浙江真山水,精髓在宁海!宁海生态环境绝佳,是宁波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素有“天然氧吧、人间仙境”之美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5%,是一个“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的生态型山水特色城市。
在纷繁喧嚣的当下,宁海完好地保存了那一份宁静,无论是千年古镇前童,还是原生态的石头村许家山、抑或那座千年恋海滨、深山藏石岩的伍山石窟,还是被誉为中国“普吉岛”的宁海湾,无一不在骨子里透着清净优雅的气质,散发出自然天成的淡泊。
听其自然,生活静好。眼下,宁海正举全县之力,着力推进县域休闲中心和温泉度假、古镇文化、乡村旅游、滨海休闲等一中心四板块建设,形成全域景区化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长三角最佳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跃龙山 母亲山
宁海人里很难找出一个没做过这三件事的人——爬跃龙山、在将军湖边喂鱼、在文峰塔前留影。对宁海人来说,跃龙山亲切得像自己的家人,她的音容笑貌和婀娜风姿,无不了然于心。紧贴城关东南隅、海拔仅80米,这样的高度和距离让这座山更显得乖巧可人。
步入跃龙山,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将军湖。这面为纪念宁海拓荒者田什将军的湖是宁海人记忆中的“迪士尼乐园”,总有稚童缠着大人们在湖里泛舟,还有游人在湖边投饵喂鱼,激起一波波鱼浪。每到过年时节,这里是宁海最有人气的地方,套圈圈、打气球,舔着大大的棉花糖挤过摩肩擦踵的人群,是很多宁海人共同的童年记忆。
高22.6米的文峰塔是宁海人最熟悉的一道故土风景,被视作跃龙山的象征,也是宁海文脉的象征。宋、明之际,宁海文风鼎盛,文人学士辈出。方孝孺被诛灭十族后,对他的文禁也登峰造极,县内一时谈书色变。1582年,县令黄醇有感于宁海文人受株连太甚,为倡导读书,遂主持在跃龙山建塔,取名“文峰”,寓意重振儒乡文风,可谓用心良苦。
前童古镇 江南风情
宁海东南部,塔山和鹿山之间,藏着一块山环水抱的风水宝地。坐落在这里的前童古镇始于宋末,盛于明清,经历了近800年的发展,至今保存有1300多间各式古建民居,是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
一句“前童处处可入画”,道尽前童千古秀。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唯有前童古镇,一角一隅都似凝固的图画。岁月的风尘洒落在那些爬着青藤、布满沧桑的院墙、门窗、石路、小桥上,全村保留着完整的宅院、祠堂、牌坊、门楼、亭台,村民们沿袭着的传统习俗,家中古老的家什,古人的字画、碑帖、匾额等,无一不彰显出前童浓厚的文化底蕴自然如初。
村内地面缓缓东斜,入村碧水流经家家户户。因为流水来自山涧,渠水特别清澈湍急,临水的乡民都在家门口挑出一块石板,既当桥也当埠,女子洗刷忙碌、孩童摸鱼捉虾,十分和谐。
千百年的岁月悠然走过,从这座古镇不知走出了多少仁人志士,而这里的青石古韵依然,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唯有沧桑更增添了古镇无穷的魅力。
森林温泉 东南暖乡
宁海森林温泉被誉为“华东第一森林温泉”,位于深甽镇内,四面群峰环绕、峡谷幽长,溪水和瀑布终年流水潺潺。每逢秋冬季节,南方阴冷湿寒,只有这里充盈着漫天的暖气。温泉泉水来自158米深的地下层,日出水量约2500吨,水温常年保持49.5摄氏度。
南溪除了有鼎鼎有名的温泉,还有秀丽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经近50年的封山育林,形成340余个品种的次生常绿阔叶林,1991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漫步在绿荫丛中,游客可以将大自然的馈赠全盘接下,尽情享受美丽的假期。
天明山分卧龙谷、仙人谷、闻莺谷、锦绣谷四大自然区,自成三潭、九瀑、十八溪、七十二峰,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温泉便在卧龙谷中,登顶俯视,峡谷纵深,一条溪涧贯穿其中,嶙峋瘦瘠,乱石其上。长长的溪谷犹如蛟龙横卧,上游的映天池、千步阶恰似龙头、龙须。清澈温柔的泉水就从龙脉深处潺潺流出,于石间游走,柔弱无骨,又决然前行。
许家山石头村 倾听岁月沧桑
位于宁海茶院乡西南山区的许家山,是远近闻名的石头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不是古木参天、不是陌上花开、不是落英缤纷,而是数不胜数、蔚为壮观的石头。
村里的石头被称为“铜板石”,祖祖辈辈都用它来建屋铺路。它们或是棱角突兀、狭窄悠长,或是斑驳参差、青黄相间,行走在石巷中,地面上那被磨平磨圆的石子、斑驳的苍苔,仿佛在诉说着村落的悠远沧桑,而石缝间盛开的小野花、石墙上随意垂挂下来的藤蔓,又似乎给这古老的村庄带来些许诗意,超然里浸透了些许沧桑。
透过石墙望进院落,是古朴的石屋。单体民居依山而建,随地势起伏灵活布置,通常为两层。在许家山,一家一户的石屋通过石巷子互相贯通,仍延续着山乡人家独有的信任和亲切感,和城市的封闭生活大相径庭。
站在地势最高的房子的楼上,可以俯视整个村庄。只见屋舍俨然,瓦基毗连,其间点缀着绿树和电线杆。每当炊烟升起,整个村庄便氤氲在和谐的充满诗意的朦胧里。
伍山石窟 海湾洞天
宁海的长街镇,对着三门湾的烟波浩渺,自北向南排列着五座山:松岙山、道士岩、不周山、聪明山、石兰山,五山向南眺望,望尽江南阡陌。
这五座山位于东海滩涂之上,古人采出的石材就是利用海运销往各地的。据说石材一见光和水就会变硬,所以古人通常是爬到山顶,开一竖井往下采石,历经宋、元、明、清几百年的采掘,形成了坑洞,后鸟兽将植物种子带入坑洞繁衍,及洞内积水成潭,才形成今日之壮丽景观。
这些洞穴形状独特,深达数十米,目前已被发现的有30余个洞窟群,共800多个洞窟。洞窟里百转千回,身在其中,犹如置身迷宫。洞内还有积水,幽深莫测,造就了冬暖夏凉的特殊环境。
石窟分为一个主景区和两个分景区,主景区包括不周神山、聪明山水、岳井洋景区和伍山度假区,将分别建成洞室园林观光区、洞窟童话游乐区、海湾盐场观光区以及宾馆别墅度假区;道士岩和石兰山这两个分景区,将建宗教、石文化区和洞窟野营探险区。
蓝色宁海湾 东方普吉岛
宁海东北部的强蛟镇,这里山海兼优,三面环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平静、水质最清澈的蔚蓝的海湾,12座岛屿珍珠一般串联,独特的狭长走势,使得海水涌入之后逐渐在海港内平静下来。横山岛、中央山岛、白石岛等风光秀丽,林木森森,奇石密密,赶海之时,还可以上岛游玩,让人流连忘返。
早在汉光武年间,强蛟群岛就因地理位置成为海上要冲而设鲒琦亭。而现在这片海湾由于独特的地理构造同泰国普吉岛风貌极为相似,也将规划成为一个集海岛休闲、海滨观光、海滨度假、渔家风情、水疗健体及陆地康体活动于一体的“中国普吉岛”。
西山月色、峡山潮声、绝壁仙岩、叠垣列石、双屿著联、群帆渔贯、蒲江澄碧、髻岫堆青,自古以来的蜃海八景使得强蛟群岛拥有独特的海岛风情,只有登临这些小岛才能一一体会其美妙。铜山岛的诡秘多姿,中央山岛的花果芬芳,白石山岛的九顷平畴,担屿岛的三人锥立,而有“小普陀”之称的横山岛是其中最美的一处。
(本版资料由县旅委提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