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同行凤城薪火
——法学院·大学生志愿支教团队
该暑期实践活动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学生会以及泰州市彩虹伞公益服务中心合作开展,由来自不同院系的将近120多位同学组成。实践历时33天,活动地点位于泰州市姜堰区,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中心,以公益暑托班的形式开展活动。
本次活动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活动方案。首先,团队成员通过与姜堰团区委负责人员的多次交流,并就暑期实践的活动细节进行讨论,最终商定在姜堰区17个乡镇点开设公益暑托班。
其次,将团队成员根据支教点的数量分成17个小队,再由小队的成员通过与各个点负责人的交接,在9号之前顺利到达支教点。到达支教点,整理行囊,准备暑托班的开班仪式,安排与孩子们的初次相见,都完成得很圆满。
2018年7月9日,支教活动正式开始,志愿者们需要与孩子们亲密接触,共同配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志愿者根据自己的专业以及特长开展了特色课程。所开展的特色课程丰富多样,有韵律舞蹈课,跆拳道课,书法课,汉文化传统小课堂,二十四孝小课堂等等。
支教期间,志愿者积极向国家级媒体投稿。经过成员的共同努力,团队在中国青年网发布的稿件达到28余篇,团队活动也得以荣幸登报展示,团队负责人接受了姜堰区电视台的采访,向大家宣传活动,增加公益的感染力。在各个小队的协作配合下,33天的支教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
“彩虹同行 凤城薪火”青年志愿者团队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题;以坚持自愿,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为原则;以真情为他人,志愿献爱心的指导思想,建立了党员、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志愿者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从学校出发,他们昂首挺胸,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使孩子们安全快乐地度过美好暑假。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以其良好的形象、周到的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了村民的好评。在支教过程中不辞劳苦,展现了当代志愿者们的优秀风采。通过本次活动也使青年志愿者们走进了社会、融入了农村,是一次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教育活动,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
凤城·记忆
——校园通讯社
该暑期实践,其团队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以采访等多种形式,在五天内深入探寻海陵、高港、泰兴、靖江等地,走访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受访者的人生历程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和特点来进行采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他们的生活点滴和心中感慨,将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衰更替以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形式生动形象的呈现,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未来。
为了使访谈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该团队在采访对象上选择了具代表意义常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人,有根雕名匠——袁永亮,杨派盆景传承人——曹季德,泥狗子传承者——钱伯平,风筝传人——朱万元,宫灯厂长——刘雨晴。他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奉献力量,是坚定不移的传承者。
调研汇总的文字材料约五万字,集成《凤城散记》一书,访谈非遗文化传承人或从事关于非遗文化的工作者。尽管形成的文字稍显凌乱与稚嫩,但这些文字都是浸透着队员在烈日里奔波的汗水,贯穿着对于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现状的新的认识。
“凤城·记忆”暑期实践团队在“中国青年网”、“泰州晚报”、“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平台发布报道,扩大了实践的社会影响力,受到了多方的关注。
“凤城·记忆”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深入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见证了“传承者”对于艺术传承的共同承诺,对于文化的共同坚守,使我们深刻地领悟了“工匠精神”。
『访灵韵古城赞魅力泰州』走近凤城实践团队
『苏沪法治宣传』教育成果调研暨普法宣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学好英语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印刷活化石』暑期实践团队
『麦田行动』暑期实践团队
『飞越大学』高中-大学衔接咨询服务团队
『时间旅行者』实践团队
美术学院『大家小家』暑期社会实践创作小组
『I Green』实践团队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实践团队
『醉美苏州—寻觅园艺』为我们的家乡打call团队
『改革四十载,奋进新时代』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