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媛:像“妈妈”一样温暖守护
在家里,他叫她妹妹,他们喊她姑姑,然而就在这个飘摇的家中,她既是“父亲”,也是“母亲”。坚强的赵媛,今年23岁,不得不扮演起父母亲的双重角色,扛起多难的家。
1992年,赵媛出生后在县医院遭遗弃,水湖镇蒋赵村村民赵立良、吴书兰夫妇抱养了她。在赵媛4岁那年养父赵立良患肺病医治无效去世,欠下了一大笔债。 2003年,赵媛的二哥出车祸不幸离世,二嫂随后离开了家,而大哥因患有智障,生活无法自理,大嫂不堪生活重负,丢下两个儿子离开了家。赵媛以一颗感恩的心守护养父母多灾多难的家,起早贪黑的打工,照顾智障哥哥,省吃俭用帮助小侄子,以柔弱肩膀扛起家的重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1年,积劳成疾的养母吴书兰突然病倒,经医生诊断为肝癌晚期。赵媛带着母亲四处求医,不分日夜地照料。养母病逝后不久,赵媛的小侄子又被查出患有肺结核需要住院治疗。为养母治病已东挪西借了近十万元的赵媛,又想法凑钱将小侄子送到了医院。她陪护在病床边,每天只用从家里带来的馓子放在开水里冲泡充饥,把省下来的钱给小侄子买奶粉和营养品。
现在小侄子的病情已基本稳定。在2014年3月,为了方便照顾小侄子,赵媛在合肥的一家冰箱厂上班,小侄子也在附近的工厂找了一份工作。“下班的时候可以见见面,带他出去买买东西,买点好吃的给他补补。”赵媛在工厂里做检验员,每天两班倒,每班工作十个半小时,这样下来每月的工资将近3000元,花销吃住最节省也要花掉500元。在工厂里上班,赵媛舍不得吃好的,每天食堂里最便宜的5元套餐是她的最爱。“现在就想多省点钱,以后大侄子、小侄子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小侄子的病情还要定期复查,都要花钱。我自己吃饱就行了。”
一家四口人去年全都离开了老家,赵媛带着小侄子在合肥一边打工一边看病,大哥和大侄子投奔外地亲戚在那里打工。“打算过年前回家收拾收拾,好好过个年。”想到一家人团聚,赵媛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问及将来嫁人后,家人怎么办?赵媛肯定地说,尽自己能力和责任去照顾他们。
说起赵媛,邻居们个个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个好姑娘。“她母亲生病时一直都是她在照顾,现在全家都靠她,和别的丫头不一样,她还是喂大的,我们都很敬佩。”村民们都十分感动。对此赵媛说:“从小妈妈把我养大,我不能因为妈妈不在了,就把他们抛弃了,那样太没良心了,人要学着感恩。”
(任芳)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