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重负重 创新实干
奋力创建城郊型乡村振兴陶楼样板
①
②
③
④
⑤
1陶西社区的安徽农意美水产养殖基地螃蟹开捕获丰收。
2石集社区乡村七色时光公园带动“夜经济”。
3魅力陶楼四季花开瓜果香。
4陶西社区“民情茶室”受欢迎。
5人居环境好,乡村焕新颜。
撰稿、摄影:何声强 刘飞龙
假如君在秋天到,
百果坠枝头,香气随你走。
处处采摘园,日日笑语稠,
户户农家乐,家家捧美酒。
江淮分水岭哟,两湖碧水柔,
游遍天涯与海角,
心相牵,恋陶楼。
......
《人到陶楼不想走》一经面世,深受好评、广为传唱。
森林绿地,赏不尽桃源风情,四季果香;
遍地水景,满目清风涟漪,水色波光;
古城兴废,二千多年风云,依稀可辨;
美丽乡村,特色小镇;
置身陶楼,看得见乡愁、生态、诗情和远方……
优势显著方向明
陶楼镇发展优势明显。有悠远的历史。这里设置成德县,距今已有约2100多年,遗迹犹存。境内的龙门寺、迎水庵、白燕墩旧址,古城村中那些保存完好的族谱,历朝历代的珍贵文墨,以及丰富的出土文物,点点遗迹,诉说着这片土地深厚的蕴含,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有厚重的人文。这里地灵人杰,名人辈出,如曹操殿上举足轻重的谋士刘晔,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奠基人杨行密,官至尚书、深受康熙皇帝器重的李天馥等历史名人,现代也有陶天月、陈飞翔等不少名人名仕。有良好的生态。境内拥有陶老坝龙门寺两大水库,多年来,历届党委政府坚持绿色发展思想,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绿色银行”存款越来越多,荣获安徽省“生态乡镇”称号。有优越的区位。陶楼地处合肥近郊,属于合肥北部新中心规划乡镇,一刻钟商业圈、半小时交通圈的区位优势已经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陶楼人大力发展经果林产业,发展“花果经济”、打造“香甜产业”,新丰村被誉为“长丰水果第一村”。多年来,陶楼镇按照一产三产化思路,举办桃花节、采摘节,经果林种植面积实现从0.7亩到万亩的蝶变,各类新型经营主体100余个。
发展方向明确。陶楼镇努力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的目标,发挥承南接北、中点驿站的核心作用,争做合肥辐射带动长丰中北部乡镇的“桥头堡”,奋力打造城郊型乡村振兴陶楼样板,将陶楼建设成“合肥的后花园,合肥人的桃花源”。
“三产融合”促振兴
陶楼镇知重负重、创新实干,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陶楼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产上水平。陶楼镇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持续巩固“陶楼水果”优势。出台经果林种植的奖补政策,扛好新丰“长丰水果第一村”牌子,鼓励引导古城“水果后起村”的产业发展,集中力量创建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响“陶楼水果”金子招牌;建设经果林产业创新创效示范中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不断培育新的农业品牌。扩大陶西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发挥观美社区省级电商示范村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在三级灌区的大桥、沙井等村居推广红薯、南瓜、牧草、高粱等抗旱农作物。
与此同时,加大整合和投入,不断改善、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大力培育领头雁,坚持“适度经营、做优做强”的原则,积极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农、林、牧、副、渔全覆盖、全方位发展。
二产抓重点。陶楼镇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整合好高塘社区工业园区,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三产大发展。利用好陶楼的历史、文化、生态、区位、产业“五大优势”,主打“生态、休闲、康养、人文”四大形象牌。
如今,陶楼镇桃花源旅游长廊正式开业,与桃花源游客接待中心有机结合,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消费扶贫等深入融合。
陶楼镇加快推进石集社区A级旅游村庄和桃花源3A级景区创建工作,沿桃花大道合理布局,接续开展精品园区建设,打造“一线多园”的精品旅游线路,构建“春赏百花、夏摘桃子、秋尝葡萄、冬品草莓”四季花开果香的旅游业态。积极对接各类文旅龙头企业,推进农业、工业与文化产业、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的融合发展,发展国际书画小镇项目、乡村民宿、陶老坝旅游示范区,打造吃喝游玩一站式体验,逐步形成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还想来的良性循环,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陶楼镇通过实施育才、引援、塑星“三个计划”促进人才振兴,开展平台打造、质量提升、服务保障、特色引领“四大行动”促文化振兴,做好除脏治乱、造绿添彩、管控保护、业态融合“四篇文章”促生态振兴,开展先锋领航、头雁孵化、强基提质、创新增亮、党建引领“五大工程”促组织振兴,为奋力开创城郊型乡村振兴陶楼样板提供保障。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