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心安处是吾乡
——龙场悟道漫笔
■ 泉 源
龙场悟道五百年,众说纷纭非一般。
如今泉源也漫笔,先生有知应喜欢。
一首打油诗吟罢,漫笔便开始了。先从哪“漫”呢?当然应——
先说龙场悟道其人
其人者,先生也,先生者,王守仁(1472-1529)也。因先生曾居住于贵州的阳明洞,也称阳明先生、王阳明。逝世后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世称“文成公”。是明朝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后世对先生的评价很高,称为“明朝第一人”。明隆庆皇帝称之为:“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 明史》:“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王士祯:“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曾国藩:“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梁启超:“(王阳明)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先生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先生与孔子(至圣先师)、曾国藩(晚清名臣)并称为中国几千年来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三个圣人;先生与诸葛亮、毛泽东并称为中国两千年来文人最会用兵的三个典范。还有人称先生为“千古第一等人”、“明朝一哥”,认为明朝若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朱元璋;明朝若只有一名宰相,那就是张居正;明朝若只有一位圣贤,那就是王阳明。
对先生评价最贴切、中肯、高概的当属先生故居的那副楹联:“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中华五千年文明诚可谓源远流长,人才辈出,但能真正做到“立德”、“ 立功”、“立言”三不朽者,则旷世难寻,为数甚少。先生能与孔子、曾国藩成为公认的真三不朽的三个伟人,可谓实至名归、受之无愧。
立德——先生一生修身立德,始终立志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圣贤之人,在当时已声名远扬,实乃道德之典范。先生始终坚守道义,不谄媚权势,不屈于显贵,待人真诚,光明磊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弟子周积问他“先生,有何遗言?”他微微一笑,泰然豁达地说:“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立功——很多人对先生的印象是一介书生,却不知他其实能文能武,胸怀国家与天下苍生,是个极其厉害的全能之人,是明朝杰出的战略家和军事家。先生深谙用兵之道,其功绩一是剿灭盗贼,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之乱;二是仿效赤壁之战,在短短35天内,以少胜多,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精心策划的谋反之乱;三是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四是制服北军。真可谓扶大明于将倾,救万民于水火。立言——主要突出表现在先生对中国儒学思想的卓越贡献。他开创了心学,却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一种哲学思想之集大成的思想文化成就。他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直接影响了明朝后半段的走向,甚至对整个东亚的思想体系都影响广泛。“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一生俯首拜阳明”便是真实写照。
(未完待续)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