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10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专版
2021年10月14日

积极应对老龄化 倾情关爱夕阳红

宁海养老服务体系从“老有所养”向“品质养老”迈进

我县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社会。至2020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为142366人,占户籍人口633141人的22.49%。预计到2050年老龄化系数达30%以上,步入重度老龄化平台期。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我县着力破解养老服务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力度,适时将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康养联合体建设、标准化老年食堂建设等列入到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我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成为“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城市”。

养老机构大发展

服务质量大提升

我县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养老院实现提档升级,成为老年人的幸福家园。

宁海县颐年康养中心(力洋敬老院)位于力洋镇力洋村,这个古色古香又充满童趣的童诗村中。“吃得好,睡得好,服务更好,这个养老院是第一名!”在养老院温馨的房间中,住了9个月的陈掌英老人竖起大拇指不住地夸赞。

该养老院由县益年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于2020年10月开院,设有床位126张,拥有护理中心、康复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医务室、茶话厅等多功能服务项目。目前入院老人86位,工作人员37名。“每个老人都是宝,我们与老人虽非骨肉亲,但胜似儿女情。”公司负责人叶亚浓表示,正是以这样的理念,力洋养老院以“花园式”环境、“酒店式”服务、“管家式”托老赢得了好口碑。

依托互联网+,力洋敬老院还为老人提供具备24小时血压心跳监测的智能床垫,打造防跌倒系统、一键应急呼叫等,让老人尽享数字化福利和全方位安全保障。同时,县民政局打造了智慧养老服务管理系统,为全县老人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服务。“多亏这个系统,我们在服务老人时更加方便、智能。”叶亚浓在介绍时说,公司还服务东部6个乡镇7000多名老人,通过掌上系统,可以更好地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服务。

力洋敬老院的成功,得益于我县大力推广“公建民营”新模式。近年来,我县对设施相对落后的岔路、一市、茶院、力洋等地敬老院进行了改建提升,对强蛟、长街、越溪的敬老院和县老年公寓进行了选址新建,投入总资金约6亿元。2016年,我县在西店镇敬老院率先尝试“公建民营”模式,在敬老院经营上实行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子,使养老服务水平得到更好地提升,让入住老人享受到专业的服务,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之后,不断引进九如城等知名养老品牌企业,把公建民营不断推向纵深,力洋、一市、前童等地的9家敬老院实现公建民营,更有床位数近1498张的县老年公寓实现了公建民营。目前,全县建成养老机构23家,已运营养老机构20家,其中乡镇(街道)敬老院(福利院)15家,机构养老总床位7324张。全县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率达到61%。

服务站点全覆盖

老人迎来新生活

每天上午10时,长街镇下湾塘居家养老服务站格外忙碌,工作人员将热腾腾的饭菜装进保温盒,再小心翼翼地放到电动三轮车特制的铁架中。随后,这些电动三轮车将前往附近5个村庄,为约百名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下湾塘居家养老服务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棋牌室、书画室、阅览室、卫生服务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完善,还能提供免费理发、洗衣等服务。不过,最能提升老人幸福感的服务,要数送餐。当前,农村有不少空巢老人、患病老人,让他们吃上热乎、新鲜的饭菜,十分迫切。今年6月,下湾塘居家养老服务站作为试点,应运而生。

“每餐收费标准为70至80岁老人5元,80至90岁老人3元,90岁以上免费。”在干净整洁的老年厨房,该居家养老服务站负责人臧文梅对记者说,虽然收费低,但菜品质量高,每位老人两菜一汤,你看,今天是红烧肉、炒豆芽、夜开花汤。“我们就像请到了一位养老服务管家。”不少老人如是说。原来,在送餐时,服务站工作人员还经常帮困难老人如厕、换衣等,老年群众足不出户,尽享服务。

  如今,家门口养老,让老人儿女都省心。我县居家养老服务三级网络基本形成,建成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2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365个,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每个乡镇(街道)均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村)均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推行“爱心车轮”老年助餐模式,所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中心食堂,并为所有乡镇(街道)免费配置一辆SUV送餐车,为全县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同时建成下湾塘村、岳井村等20余个村级老年食堂,有效解决困难老年人就餐难问题。所有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所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签约,解决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医等问题。

我县深化养老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在康养服务、助餐送餐等方面作出了特色,有效提升服务水平,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

制度体系更完善

养老权益有保障

2014年,我县出台相关政策,推出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后,于2018年,将服务对象从最初的困难老年人扩大到80周岁以上老年人和70周岁以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居家老年人,享受对象从最初的几百人扩大到近2万名老年人。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和专业化团队,上门服务更趋多元化。

从2011年开始,我县实施高龄津贴制度,通过不断提高发放标准、完善发放形式,目前80-89周岁、90-99周岁、100周岁以上三个年龄段补助金额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00元、300元、834元,且实现无感发放,无需老人申请等程序,目前在册高龄津贴享受人数达2万余人,每年发放高龄津贴3000余万元。

从2019年开始,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免费为全县8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2万余名居家老年人购买基本意外伤害保险,老年人因遭受外来、突发、非本意、非疾病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直接导致人身伤害或死亡的,都可获取相应的赔偿,增强我县老年群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另外,从2015年开始建立养老服务机构政策性综合保险,对养老服务机构在其从事养老服务过程中,因意外造成老人人身损害的,保险机构给予理赔,提高养老服务机构抗风险能力。

下一步,我县将加强数字赋能,充分利用智慧平台,并根据我县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在提升乡镇敬老院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中心区域嵌入、多功能、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推进“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互助式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