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政工在线
2022年02月10日

巾帼铿锵 不负芳华

——记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李妍

阅读量:2204

她,人如其名,工作中总是追求完美,致力于把事情做到极致。参加工作16年,她已从一名普通的电力设计师成长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变电设计领域的专家。她,就是在刚刚召开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2年“两会”上被表彰为2021年度特等劳动模范的国网江苏经研院设计中心副主任兼综合能源服务室主任李妍。

 

设计深耕者

 

“设计其实是一门艺术,看起来千篇一律的工程,只要不断修改完善,做到极致,结果绝对是不一样的。”这是李妍对设计的认知,也是她一直坚持的信念。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李妍踏上了电力设计之旅。

2015年,她作为设计技术总负责人主持完成的江苏姚桥220千伏变电站设计方案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设计竞赛第一名(优胜奖)、中国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在全国同行面前展示了江苏实力。而这背后,是一遍又一遍的方案修改和细节优化。提起那段时间的艰辛,李妍笑道:“真得蛮拼的!不过,加班是设计人员的工作常态,当得知我们最终取得突破,一举拿下优胜时,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6年,李妍接到上级任务,作为设总参与建设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体系的江苏电网智能网荷互动终端安装工程,要在两个月内完成工程设计安装和调试。她带领工程项目组精益求精,反复优化《江苏电网智能网荷互动终端安装工程通用设计》方案,使得最终确定的方案每个安装点平均节约光纤长度440米。按照全省共设2370个安装点、每米光纤125元计算,总计节约光纤约10.4千米,减少成本投入约1.3亿元。

这是李妍以精心铸就匠心的生动案例之一。近年来,作为设计总负责人和专业主设人,她带领团队出色地完成了70余项50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及改扩建工程设计任务,主持设计的变电站工程获得电力行业、国家电网和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30余项。

 

创新风向标

 

“创新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要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李妍对创新的理解。参加工作16年来,面对电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她敢于挑战、勇于在实践中创新攻关,先后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三大检索和核心论文17篇、著作3本。

2018年,国网江苏电力谋划在镇江地区建设8个电网侧储能电站,规模、运行方式、设计方法没有先例可循,且工期紧,必须赶在当年迎峰度夏前投运。李妍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带领团队在两个月内完成了6个储能电站本体和8个储能电站接入系统的设计、建设与调试。

期间,为了拿下这个不少人认为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妍翻阅了无数资料,向很多行业专家请教咨询,很快便拿出了8个站的可研、6个站的初设与1000多张施工图。镇江储能电站及关键技术先后获得第三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2019年度储能应用特别贡献奖和储能应用创新典范第一名、国网经研体系科技进步一等奖及2020年江苏省住建厅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年轻人以为创新是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其实不然,更多的创新在于细碎的点滴之中。我喜欢思考,我觉得在工作中还有许多值得我去研究和创新的东西。”李妍说。

 

奉献带头人

 

2019年,国网江苏经研院设计中心赢得了开山岛微电网工程的总承包建设机会。李妍作为工程项目经理提出了“红色岛,绿色电”建设理念。她带领团队集中攻坚,用最优方案解决开山岛用电用水难题,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向时代楷模守岛英雄王继才学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祖国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要在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岛上建成一个五脏俱全的微电网系统是非常大的挑战,比常规工程建设多了更多困难:30千瓦风机建设,李妍和团队成员设计选用液压立杆钢管塔,克服了作业场地回旋余地小、吊机出海作业施工技术难度大的难题;海岛基础施工中,他们利用海水潮汐规律,制定每天打桩和浇筑的时间表,抓住有利时机抓紧施工。“办法总比困难多!”李妍凭着一股子冲劲和韧劲,带领团队将难题一一化解。

李妍是连云港人,开山岛离她老家不过几十公里。尽管为商讨方案和现场协调,在半年多时间里,她往返南京和开山岛不下几十次,但一次也没回过家。

“说不辛苦是假的。”回忆起那段“岛上时光”,李妍笑着说,“但想到‘守岛英雄’王继才夫妇在岛上默默坚守了32年,我就觉得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

 

青工领路人

 

2013年至今,李妍以“师带徒”的形式负责了多名新进员工的培养。为了带好徒弟,她研究出一套教学体系,筛选出设计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常用规程规范并将其汇编成册,以此助力新员工夯实基础,然后让他们在工作中实战锤炼,再由自己仔细校审,找出新员工设计缺陷与错误,帮助其分析原因并及时完成修改。

校审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比自己画图还辛苦。“有一次工期特别紧,我们连着加了十几天班,团队里几个年轻小伙都扛不住了,但师父却还在坚持。她画完自己的图纸,还要帮我们校审,有几个晚上直接就睡在了办公室。”李妍的徒弟诸晓骏说。

在李妍的悉心指导下,设计中心的青年员工成长迅速,多人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国家电网公司青创赛银奖等荣誉。

谈及青年员工取得的成绩,李妍谦虚地说:“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一名领路人,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一起追逐梦想。”

2014年,李妍牵头创立了“婧妍创新工作室”,18名成员均为女性。“婧的含义是女性有才能,妍的含义是美好。”李妍介绍,“起这个名字是希望加入工作室的女员工都能成为心灵美好、能力突出的优秀员工。”2019年,该工作室被表彰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任佳依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