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五合茶叶”地标
2020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第378号公告公布:“宣城市广德市杨滩镇所辖五合村、白马村、燎琳村,九房村共计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3'01"-11913'58",北纬3035'02"-3052'29"”为“五合茶叶”农产品地理标志。
“五合茶叶好喝,口齿留香,回甘绵长。2019年上海茶博会上,我便与五合茶叶结缘,今天我和上海茶叶协会秘书长班子再次到广德,想实地探访孕育这款地标产品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内涵。”在这春暖雁归的时节,在杨滩镇五合村部,甫一见面,王木根先生便道出了此行目的。
“五合茶叶”有独特的生态环境。桐河发源于省级“泰山自然保区”,自东南向西北经穿流五合村、白马村、燎琳村、九房村、桐花社区,桐河以东属自然保护区范围。自然保护区内泰山主峰海拔780米,境内峰峦竞秀,云雾弥漫,流泉飞瀑,谷幽水长,温暖湿润的气侯与岩石风化的沙性有机土壤孕育了生物的多样性,五色杜鹃布满长岭,野生樱花妆扮山谷,珍稀药材如黄精等丛生于天然林下,小地块野生茶园更是随处可见。
五合村更是一枝独秀。森林覆盖率达96%,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区,空气中负氧离子平均10000/cm以上,是天然森林氧吧。村部所在的三岔河汇积了升子口、元屋、杨家冲、向冲四条冲谷溪水,成为新郎川河(广德市境称桐汭河)源头,经检测桐河源水质呈天然弱碱性,其品质接近西班牙芬多矿泉水以及西藏冰泉水。全村分布近5000亩生态茶园,2020年地理标志产品品质检测报告显示:五合村茶叶水浸出物46.2%,茶多酚26%。
“五合茶叶”尤以升子口为著。入村谷口,迎面而立的是“贡茶升子口”地标石。村民介绍:村内有百亩茶园,出产的茶叶被列为贡茶,官员曾在此宣读圣旨,故称其村为“圣旨口”,村民在茶园内建塔供奉诏书,被称为“诏书塔”,上个世纪中叶“破四旧”时,将村名改为升子口;世纪之交,五合村茶农成立合作社并注册了“圣封”商标,2006年,圣封茶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同年6月获得中国(安徽)第二届茶产业博览会金奖。在以茶兴村的建设中,2015年,五合村被授予“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广德已确认的贡茶历史始于北宋的“先春茶”、明清时有“岕茶”之贡、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因广德人钱文选的特殊身份(以中国驻美国旧金山理事身份而应聘荣任国际审查委员)“广德云雾茶”作为安徽绿茶的一份子而获金奖。升子口地名故事和传说似乎可以为贡茶作注脚。
“五合茶叶”多为土生群体种,受山地昼夜温差影响,茶芽迟发于龙井,明前茶的顶级采摘,以一芽一叶、二叶为主,呈明显的“枪旗富嫩芽”特色。每到清明谷雨时节,广德人皆以沏一杯“五合茶叶”为荣,“南部山区所产的名优茶,汁多耐泡,茶香四溢,回味甘醇,为茶中之上品”已载入《广德县志》(1996年版)。如今,在茶产业经营主体的推动下,“五合茶叶”名品不断推出,“五合茶叶外形条直呈绣剪形、肥硕匀齐、绿润显毫;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带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匀绿亮。其独特的品质:叶肥芽壮,味厚香郁。”成为业界共识。
江南地暖,必有名荈。教育情真,茶香弥远!两天行程,我们探水源、看茶园、访校园,居民宿、品时珍、话茶史,“五合茶叶”地标如明珠,镶嵌在北纬30度线上,走入深氧村居,岕地茶景让人神驰。
(程敬东)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