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笔葫芦峪
●通讯员 杨守东
没有车水马龙的拥挤、没有喧嚣鼎沸的人潮,葫芦峪仿佛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君,端坐在物阜民丰的小城子镇偏西一隅,任岁月悠悠,静听普祥寺的晨钟暮鼓隐隐传来、坐闻三百年陪嫁牡丹的十里花香。
葫芦峪位于全国著名抗日英烈高桥牺牲之地高桥村,这里也是宁城县唯一一个以烈士命名的村庄。这里山高水长,素有“塞外小黄山”的美誉。它韵味天成的美景,诸如晃荡石、一线天、高桥秘密办公地、老君犁沟等自然景观,令人心驰神往;英雄的情怀滋养,又将这里的山水烙上了红色的印记。
再访葫芦峪,是在临近七月的盛夏时节。局机关一众党员高举党旗,手持“喜迎二十大、建功新征程”字样的横幅,到英雄浴血奋战的地方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群山万壑间探寻烽火岁月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与奋斗足迹。穿行禾苗青青的碧野,数点蓝瓦石墙的小院,一边是对红色文化的叩访与追忆,一边是对田园风光的重温与体验。
绿茵如海、峰峦叠翠。眼前危峰兀立,崖似刀削,奇松遍布,或盘结于危岩之上、或挺立于险峰之中,令人称奇赞叹。每年“五一”过后,这里便成了乡村旅游的天堂。或邀朋唤友、或全家出行,或烧烤露营、或农家买醉,登山观景探幽寻奇、浅水嬉戏撩拨诗情。
最有趣儿的,这里有赤峰市唯一一处动物收容站,为无数受伤的野生动物搭建了疗伤栖息的“爱巢”。雕鸮、狐狸、大雁、野猪、锦鸡、孔雀等,组成了热热闹闹的“大家族”。在温驯的众生面前,顽冥不化的草原狼不改本性,撕咬着硬硬的铁丝网。
蔚蓝的天,清澈的水。田间,依旧有三三两两的扛犁劳作,无声地诉说着情有所寄、心有可依的年代感。那些炊烟袅袅、那些鸡鸣犬吠,都是曾经最熟悉的味道,也是今天最留恋的味道。
如今的葫芦峪,如一幅没有装裱的山水田园画卷,镶嵌在自然与人文交汇的现代文明中,回旋着历史与现实的漩涡。迎来又远去的山山水水宛若悠悠岁月,再无枪炮之声。但烽火岁月的红色故事、红色精神却让幽游之趣更富深意、让初心回溯更加悠长。
陕西智森芯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