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9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2年09月29日

赤峰烈士陵园打造赤峰人的红色精神家园

开栏的话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治区党委“两个打造”重要部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赤峰日报》特推出“两个打造”专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记者 王艳国

南山巍峨,英魂永存。在红山区南山第二高峰有一座丰碑高高耸立,苍松翠柏,静谧肃穆,众多英灵静卧其间,接受后人敬仰。这就是赤峰烈士陵园,一代代赤峰人的红色精神家园。

“陵园内,240平方米的弧形英名墙庄严肃穆,镌刻着为解放全中国、解放赤峰、抗美援朝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英勇牺牲的6584名赤峰籍烈士英名……”纪念馆中,红色讲解员饱含深情地讲述着先烈们的英雄过往,革命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令参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我的大爷麻俊坤刚满20岁就参加了解放战争,1950年,赴朝参战,在金城反击战中,他和所在的连队连续打退敌人26次反扑,后中弹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一等功,并追授他二级战斗英雄称号。作为烈士亲属, 我们缅怀先烈,赤峰烈士陵园建成后,我们每年都会自发地到这里祭奠他老人家。”今年55岁的麻喜虎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陵园有幸埋忠骨,烈士魂归少时家。1947年,为纪念先烈,我市建立赤峰革命烈士纪念碑,1992年纪念碑迁建于南山第二主峰,建成赤峰烈士陵园,陵园内还有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和英名墙等75处纪念设施,像麻俊坤一样的先烈们终于魂归故土,供后人祭扫。

“1995年,赤峰烈士陵园被评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参观者和烈士家属前来祭扫,机关、企事业单位更是把这里当作开展主题党日的首选之地,学校也把这里当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这里更是让新党员切身感受初心使命的地方,我市的公祭日纪念活动也在这里举行,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烈士陵园建设,不断凸显‘红色教育’功能非常必要。”赤峰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褒扬纪念科的张坤对这处自治区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真知灼见。

“先烈们舍身赴死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赤峰烈士陵园作为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家园,为后来者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吕东明告诉记者,他作为曾在赤峰两会上提出过《赤峰市革命遗址(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提案的政协委员,除了关注革命遗址和红色文化遗存的精神属性之外,已经把保护红色精神家园的物质属性提升到了法治保护层面。他说,红色资源是实现政治文化代际传承的无可替代的载体,是极其鲜活的“教具”,赤峰是一座文化之城,也是一座英雄之城,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有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红色遗址遗迹遍布松州大地。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如今已固化出独特的集体记忆,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其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彰显出赤峰鲜明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我们相信,赤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其昭示的革命精神将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驱动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