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京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现代工匠”

让毕业生体面当“蓝领”

    本文字数:942

本报讯 (记者 鲍晶)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电梯安全管理协会以及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日前与南京技师学院正式签约,计划在未来几年将定制培养数控加工、专业服务、机器人制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企业量身打造一批“现代工匠”。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大家纷纷为首登政府工作报告的“工匠精神”点赞。“现在的蓝领精英太难招了。”南京高新开发区人社局吴春华局长表示,“企业更需要动手型的技能人才,如果仅仅是普通高校泛泛的一些专业,毕业生的操作能力、钻研能力都不一定能适应企业要求。去市场招聘,从别家企业‘挖’来的人才,肯定没有自己有针对性培养出来的好用。”于是,他们牵头与和技师学院合作,辖区内20多家企业都积极报名要来定制。“这不但有利于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而且今后员工也会更稳定,更认同企业,更有归属感。”校企合作的模式受到企业普遍欢迎和认可。

“去年,我们行业协会与南京技师学院签订了合作培养人才的项目,通过五年制教学的形式培养眼镜验配师。”南京眼镜协会会长王云告诉记者,设立这一专业,是想改变以往该专业学历与就业不对称的局面。据介绍,在不少大专、甚至本科院校也设有这一专业,但大学生毕业后往往抗拒去做“蓝领”,粗略估计,该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在眼镜行业的5%都不到。“希望通过校政企合作的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学习,成为未来的技能大师、好工匠。”王云感慨道。

技能型人才很吃香,找工作不愁,工资也不比本科毕业生逊色。但不可否认,现在的社会价值观下人们往往更愿意当“白领”,而不是“蓝领”。南京技师学院一名多次参赛并获奖的学生接受采访时就坦言,“虽说读技术学院的选择很明智,但还是觉得如果能正规读个大学本科更体面些,可能会有更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

“培养‘大国工匠’,营造全社会尊敬的氛围很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晓蓓表示,要打破“宁坐办公室而不想去企业不当工人”的观念,必须要提高技能型人才认同度,除了要给技能人才应有的社会尊重,还要给予他们相应的报酬和奖励机制,让技术好的比坐办公室的拿钱多,这样他就能踏踏实实在企业好好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应当倡导的价值观。社会观念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