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 缅怀英烈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节是中国人缅怀先祖、知恩报恩的节日。在清明节前后,我市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从过往的历史记忆中,追寻先贤的遗踪,撷取智慧的烛光,将先烈精神的崇尚和守望代代传承。
在福鼎,也曾有一批批英烈为国家的胜利解放前赴后继,为民族的独立复兴不惧生死,他们浴血奋战,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近现代革命史诗。
□ 王绮蓼/文 王绮蓼 张晋/图
巽城村战斗遗址上弹迹斑斑
巽城战斗遗址下的精神传承
青松郁郁,英烈昭昭。4月5日,在店下镇巽城村战斗遗址,一位家长抱着孩子,抚上弹孔斑驳的高墙,轻声告诉着孩子在这面墙背后发生的故事。
低声轻语中,时光仿佛倒退回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1949年6月12日凌晨,漆黑的夜幕中,簌簌雨声掩映不住从巽城何氏祠堂传来的密集枪声。火光在大雨中闪烁,两支队伍隔着一堵土墙,弥漫出浓浓硝烟。
土墙这边,解放军英勇进攻着,将躲在何氏祠堂内作困兽之斗福鼎国民党军队林德铭“搜剿队”残部打得畏缩不出。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夜晚。这场战役中,浙南游击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大队在鼎平警卫队、工人纠察队配合之下,歼敌一百多名,击毙林德铭,俘虏70多人。这场战役的胜利,宣告巽城正式解放。
……
巽城村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在这场战役前,就有诸多仁人志士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解放铺就前路。1934年,闽东特委叶秀蕃来到巽城活动,培养了许多地下共产党员。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先后有曾碧湖、苏孝坤、王细古、施舜卿、何红妹、吴贤剿、叶阿古等巽城人士在各条战线壮烈牺牲。
观诸今日,我们生长在幸福安宁的国家里,拥有着美好平和的生活环境,在这样静好岁月的背后,是数不胜数的英烈们奋不顾身的英勇抗争和为国捐躯。因此,清明时节,缅怀英烈,不是一种形式主义,而是我们对英烈的感恩致敬,是我们借此思古怀远,赓续遗志的精神传承。
红土地上的英雄礼赞
清明时节,福鼎市革命烈士陵园内迎来了一波又一波为祭奠英烈而来的群众。
聆听事迹,敬献花圈,肃立缅怀……陵园内环绕的青翠草木,好似身穿军装的战士,为烈士们站岗放哨,守护着烈士们旳英灵。透过群众献上的一束束生机勃勃的鲜花,仿佛能遥望烈士们鲜活不朽的音容。
“今天我带着孩子来烈士陵园参观,就是希望提醒孩子,我们如今的和平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觉得这对孩子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市民刘女士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捧着鲜花道。
在烈士陵园中,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后人也未曾忘记。每年清明期间,他们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硝烟不再的红色土地上,已然成为最闪亮的坐标。
青山埋忠骨,精神永流传。烈士陵园内发生的情景这几天内在福鼎各处上演着。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脚下的戍守台湾将士义冢群、青山岭战斗中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古道、岭头村的北山亭英烈园……后辈们将先烈的功绩铭刻于心,并牵着子孙后代的手,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岁月漫长,英烈的功勋不会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永远熠熠发光。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先后形成了多本红色档案,为讲好红色故事,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夯实基础;我市各区域内的红色教育基地也陆续落成,红色教育阵地体系日渐完善,为英烈们能够接受属于他们的英雄礼赞、群众能够接受“沉浸式”红色精神洗礼做足准备。
福鼎市革命烈士陵园迎来“祭扫潮”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